1月19日,“四九”第二天,沈城最低气温-22℃。凌晨4时半,244路公交司机杨霞出门骑车上班。寒凝大地,大街上几乎空无一人,偶尔可以看见一两位环卫工的身影。
“我要提前半小时赶到停车场。如遇下雪天,还要再提前半小时发车。”5时,杨霞握着冰冷的车门把手,用力地拽开车门。若不是戴着手套,车门把手简直可以把手上的皮粘了去。“外面有多冷,车里就有多冷。”杨霞坐到驾驶室里,开始发动车辆,但车就像被冻僵似的,没有丝毫反应。
杨霞一边发动车一边说:“大车本身在低温下就比小车难启动,这么冷的天,只有外接一个电瓶,才能把车打着。”杨霞推来一辆足有75公斤重、装有电瓶的小推车。很快,汽车发动起来。
“现在车况比以前好多了,发动机在驾驶室里,一发动就会冒热气。”面对发动机散发出的微乎其微的温度,杨霞显得很知足。5时30分,杨霞驾驶的224路准时出发,迎来第一位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