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公交集团发布《2015年社会责任报告》,并发布2016年工作重点。记者获悉,2016年,6000余部公交车将完成一键报警系统的安装工作。在“十三五”期间,公交将逐步填补京津冀轨道接驳的空白。
截至2015年底,北京公交共有运营线路1020条,其中公共电汽车线路849条,客运总量高达38.8亿人次,承担着乘客安全出行的重任。为此,“十二五”时期,公交已在46条线路上配备了公交乘务管理员3668人,并安装了7796套车载卫星定位系统,途经政治中心区的2700余部公交车安装了一键报警系统。2016年,公交集团将继续增加安全方面的技术投入,6000余部公交车完成一键报警系统的安装工作,公交车辆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并建设应急系统图像视频管理中心,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另外,在京津冀一体化方面,公交将特别注重和轨道交通的接驳,进行线网的顶层设计,主要方向是用公交去补充轨道交通接驳、换乘等空白点,增加覆盖率,推行京津冀三地一对一、点对点的公交服务。围绕着2022年冬奥会,京津冀跨区域的公交线网、场站布局也正在进行设计准备。未来,延庆城区将增加公交覆盖,并开通与张家口的快速直达专线、旅游及观光线路等,为冬奥会服务。目前,具体措施已有一个五年的线网规划。据悉,北京公交集团现有39条跨区域的公交车,开往河北固安、燕郊、涿州等地,未来像这样跨区域的快速直达专线还要进一步扩大。同时,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在2017年底之前所有公交车实现一卡通的三地互联互通。
公交集团还将发展“互联网+公交”的便捷交通模式,提升线网效率,让地面公交留住人。目前,公交集团正与清华大学进行相关课题合作,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交通发展,利用大数据信息分析完善定制公交平台、“e路通”实时公交APP等的体验。同时,还可根据每天的乘客乘车数据,科学预测客流规律,随后对线网布局进行调整。比如,堵车情况下,增加车次,保持间隔不变。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北京的交通情况及路网资源,未来的北京公交可能没有变快,但会“更准一点”,“更舒适一点”。
为此,下一步北京将在西南三环路增加十几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目前正在勘察试验阶段。与首钢合作建设的首个立体钢结构车库也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完工,位置在北四环外小营,可停放150至200辆公交车,比以前至少增加一倍,停一辆车只需要三五分钟。考虑到北京大力发展纯电动车,还预留了充电位置。另一处立体停车楼正在选址中,这一模式将在公交内部进行推广。未来,除了停放公交大车服务,也可为社会车辆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