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汽车,曾经是中国客车行业的老大。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发展的脚步放缓慢了。被其他的厂家给追了上来。甚至,还有的厂家,将我们的黄海超过了,比如,云山雾罩网友说的厦门金龙。
不过,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这两年,我们的黄海,又开始大踏步的迈进了。照这个速度发展,再夺回老大的位置,应该为期不远。
黄海的案例,很有意义。
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走过一段不太顺利的阶段,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早已扭转了这个不利的局面。
同样是在全国有影响的丹东名牌,黄海汽车能做的,其他的企业,也应该可以做到的。
黄海汽车,从血统上讲,应该算是军工出身。在朝鲜战争期间,我们黄海汽车的前身,是一个专门为志愿军服务的军车修理厂。
当时,美军在战场上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但是,地面上,我军有一条摧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为了保证这条志愿军战士的生命线的正常运转,我们安东的汽车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多修好一台军车,就可以为前线多运一车弹药。多运一车弹药,对战争的胜利,就会多一份保障。
后来,中国有了长春一汽。这是当时中国汽车工业绝对的老大哥。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老大哥,也有请小弟弟帮忙的时候。
1958年,中国一汽为了制造民族品牌的轿车,开展了一次“红旗”汽车会战。
很少有人知道,安东的“汽改人”(汽车改装厂,即黄海汽车的前身),也为红旗汽车的诞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的汽改厂,抽调了一些技术精英,赶到一汽,帮助他们研制红旗轿车。
为什么找安东人过去?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技术实力。
话说,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插曲。安东人胜利完成任务,从长春撤回来后,因为他们在红旗汽车的研制中起的骨干作用,所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也在安东的工厂里,制造了一台红旗轿车!
该厂厂长,坐着这辆自己厂打造的红旗,美滋滋的上了街,结果,给上面知道了,立即给没收了。因为当时的红旗轿车,不是一般级别的人,可以坐的。应该说,整个辽宁省,都没有人有资格坐。
作为一家汽车改装厂,而非制造厂,是如何一跃而起,成为了中国客车行业的老大的呢?
这和我们丹东人具有的创新传统有关系。
感想敢干的汽改人,并没有被自己企业的名称而束缚住他们的创造力。想想看,连红旗轿车都敢干,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当然,这份自信,来自于,黄海人的技术实力。
至于到底我们是如何做大的,说了话长。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讲了。
如果,有网友对这个话题敢兴趣,那么,等将其他的产品都介绍完了后,再说吧。
说到黄海,这里还要再插播一个花絮。
话说,80年代的时候,北京的小伙子找对象,曾经有人特意对女友强调,“我是开黄海大客的”。
那个年代,因为中国的车少,司机的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丹东一家著名企业的老总,三个女儿,找对象,全是司机。
不过,司机和司机之间,还是分三六九等的,你看,开黄海大客的司机,其地位一定比普通的司机高,不然,那个北京小伙子,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他开的什么车?
这个花絮,是我从北京的报纸上一篇文章中看到的。人家当然不是特意给咱的黄海做广告。文章讲的一件别的事情,不过,作为丹东人,我看了文章后,最感兴趣的,还是小伙子的那句话,这么多年过去,现在还是忘不了——“我是开黄海大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