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轨道发展迅猛公交何以为继沪拟"两网"变"一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27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东京、大阪,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几乎完全取代了地面公交;而在香港,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互为补充,客流同步提升。上海轨道交通处于跨越式发展期,客流持续上升;同时,地面公交在公共出行中的比例开始出现萎缩。未来,公交轨交“两网”变“一网”势在必然。如何变?是大阪式的“取代”,还是香港式的“双赢”?

  

  日前,上海交通管理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去年上海五条轨道交通线共运送乘客6.49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78.4万人次,同比增长10%。轨道交通客流占上海日出行人口的比重已经占到了15%,比2000年翻了两番。数据同时显示,从2000年至今,地面公交客流在城市出行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却从74%萎缩到了60%。

  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客流此消彼长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有专家预测,上海到2012年建成13条轨道交通线后,60%以上的出行人口都将搭乘便捷的轨道交通。这对于地面公交而言意味着大量客源的流失,公交将何以为继?

  在市交通局最近一次通气会上,有关负责人坦言,公交、轨交“两网”变“一网”,是未来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轨道交通能否完全取代地面公交?地面公交又该如何改变运营方式呢?

  公交客分流

  去年12月18日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段通车,沿线原有公交线路47条,由于部分公交线与3号线北延伸段是重复线路,所以不少客流纷纷涌向三号线北延伸段,公交线路客流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统计显示,51路、101路和116路的日均客流下降了20%左右,旅游5号线每天也减少了20%左右的客流,52路、江月线等车队每天的营业额比以前下降一半以上。

  12月30日,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段开通,2号线由此在今年元旦创下了日运客量69.5万人次的历史纪录。2号线客流增长的同时,附近的825路公交车每天客流却比过去减少了三分之一。记者在天山路、北新泾等社区做了一个微型调查,询问居民“去中山公园,选择何种交通方式”,60%以上的回答都是“地铁”。

  轨道交通所到之处,与之平行走向的公交客流无不大幅下降,这一趋势已引起了交通管理部门的关注。市交通局副局长周淮认为,轨道交通对公交客流的冲击还刚刚开始。目前上海轨道交通线路仅有5条,运行里程只有145公里。到今年年底,6、8、9号线一期都将通车,4号线也将全线贯通,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增至8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超过230公里,运营车站增至163座,换乘点达17个。随着轨道网络的越来越完善,大容量、快捷准时的轨道交通势必会带走更多的公交客流。

  乘客减少的直接影响就是营收下降,对于众多本来就经营不景气的公交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记者了解到,在3号线北延伸段开通前,已有一大批公交员工“转行”进入轨道系统就业。

  客源流失、员工分流,这是否意味着轨道网最终将“吞并”公交网?

  第三条道路

  轨交网与公交网的竞争在很多国外城市都已发生。在日本东京密布着12条地铁线路和近40条城市轻轨,每列轨道列车运营都按时准点行驶,发车、到站时间精确到秒,因此大多数人都愿意坐轨道交通。东京和上海一样,也是一个人口密集城市,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时间,地面上也看不到很多人,而在地下却是人山人海。同样,大阪的轨道交通网也几乎完全取代了地面公交网络,由于轨道车站密布,“轨道+步行”是人们出行最重要的交通方式组合。

  在我国香港,轨交与公交却以另一种“双赢”的方式发展。香港地形狭长,轨道交通不能完全覆盖全港,因此为地面公交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据周淮介绍,香港轨交与公交紧密接驳,轨道交通是主干,公交线路是分支。因此,香港的轨道客流和公交客流并未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而是一直处于同步增长中,属于轨交、公交的“双赢模式”。

  那么未来上海的轨交网和公交网将走东京大阪的“取代模式”,还是香港的“双赢模式”?

  上海与东京、大阪不同,对于很多低收入人群而言,他们为了实现出行成本最低化,目前仍习惯于采用自行车、助动车作为个体交通工具。1元到2元的公交票价尚且太高,3元“起步”的轨道交通票价,根本就无法承受。因此,在上海,首先需要吸引个体交通转向相对票价较低的地面公交,而不可能一步跨越到轨道交通。周淮认为,上海不可能实现东京大阪的“取代模式”。

  上海也不可能实现香港的“双赢模式”。随着上海轨道交通的大发展,再加上地面道路拥堵等现实情况,地面公交的出行比例在下降,因此轨交、公交客流不可能同步增长。

  周淮认为,上海将走出“第三条道路”:那就是地面公交通过优化线网的方式“涅重生”,逐步成为轨道交通的补充。

  “鱼骨图”构架

  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去年年底3号线北延伸段开通后,在殷高西路等车站的出口处,一辆辆摩托车整齐排列,车主不时向从站点内走出的乘客吆喝以招徕生意。据车站人员介绍,殷高西路、铁力路、宝杨路等车站均依高架走向建设,离居民小区的直线距离都在1公里以上,很多乘客都有短驳的需求。“黑摩的”正是看准了这个市场而来。

  其实,除了3号线北延伸段的各个车站,其他轨道线的车站附近也都有“黑摩的”的身影。“黑摩的”市场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公交线网结构的不合理。记者了解到,部分公交公司已经“自觉求变”,开始对线网进行“微调”,例如巴士四汽公司开出了沪江线区间车,专门短驳金丰新村至2号线西延伸段威宁路站的乘客。在今年春运中,交通部门发现宝杨路码头与3号线北延伸段宝杨路站相距3公里,没有公交接驳,立刻调派两辆空调车,增辟出一条接驳线。

  “轨道交通远程运输,地面公交主营短驳”———这正是未来上海轨交、公交“两网”并“一网”的发展方向,简单而言就是一幅“鱼骨图”的构架。周淮告诉记者,目前轨道交通8号线沿线公交调整方案已经开始规划,全市公交线网的整体规划也有望在今年初步完成。另外,地面公交的换乘优惠措施今年也将扩容到轨道交通,乘客在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换乘也可以享受优惠,使之真正成为“一张网”。

  但部分交通专家也坦言,本市公交线路的基本布线格局形成已久,而后来建设的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并没有特别考虑到公交线路的换乘方便。由于需要进行调整的相关公交线路太多,要线网稠密的公交线路去“靠拢”后来的轨道交通并形成“鱼骨图”布局,实施起来恐怕有一定难度,需要方方面面配合。不过,“鱼骨图”的构架对市民出行显然是很方便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3-1 19:16 | 只看该作者
未来公交就是轨道交通的辅助,把乘客从家门口带到地铁站,或者从地铁站带到工作地点,还有那些没有轨道交通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12-19 17: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