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本报记者)在旧底盘、旧变速器、旧发动机上面套上一个新壳子,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台“新”客车。昨天,市技术监督局南岗分局查获一起用旧零件拼装“新”车事件。
前不久,市长信访电话接到一市民举报,反映在哈客车厂老机加车间里,有3名退休职工用旧零件拼装“新”客车。工作人员迅速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市技术监督局南岗分局执法人员化装成买主,来到哈客车厂进行多次暗访。
昨天,记者随执法人员和市长信访热线工作人员来到哈客车厂,在厂内发现9台客车已喷完漆,车窗玻璃也安装完毕,只剩部分车上的座位没有安装。执法人员对车辆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7台车是旧底盘和旧发动机拼装的,有的发动机号已被磨掉,无法找到。安装完毕的车辆上标着“HKC6917哈尔滨客车哈尔滨客车厂生产”字样。
3名退休职工称客车是厂里生产的,与他们个人无关。副厂长邢某向检查人员提供了一份合同,是由68路联运车车队与哈客车厂法人代表在今年3月签订的。合同上写明,哈客车厂为68路联运车队生产30台车型为HKC6917的哈尔滨客车,68路联运车队负责提供汽车底盘和发动机,客车厂负责车体生产及安装。
据这名副厂长介绍,车队未向客车厂提供发动机和底盘的合格证,工厂只负责车身的质量,至于发动机等部件合格与否、质量如何,工厂不负责任。执法人员询问如何对车辆进行检测,这名副厂长回答,由技术工人用尺测量车身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安装完毕后由技术工人开上路面,根据经验判断车辆是否合格。
据专家介绍,这种“拼装车”没有经过整体检验,各方面的性能很难达到技术要求,安全性能根本没有保障,极易发生事故。
执法人员暗访时了解到,68路车队正在进行车辆更新,这些车准备近期上路。
市技术监督局南岗分局执法人员已对这9台客车进行了就地登记保存,并将做进一步调查。本报将对此事进行跟踪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