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5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城] 话题:“每平方米站8人”,你认为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4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ch 于 2012-2-14 10:52 编辑

新闻背景

日期:2012-02-14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倘若坐公交等于活受罪,所谓的“公交优先”也只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于民众口惠而实不至。期待“再挤也不算超载”的公交标准能尽快得到修改,进而引导各级政府正视公共交通困局,加大公共投入 ,提高公交运力,改善超负荷运转现状。

    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仍沿用多年前制定的公交车超载标准。根据现行标准,城市公交车按每人0.125平方米核定载客数,也就是1平方米内只要不超过8人就不算超载。而事实上,公交车再挤,1平方米也很难挤下8人,因此再拥挤的公交车都算不上“超载”。

    人们常把坐公交车称为“挤公交”,一个“挤”字生动传神。而网上所流传的段子——“圆的挤成扁的,3D的挤成平面的;怀孕的挤流产了,没怀孕的挤怀孕了”,更是让人们在哈哈一笑过后,心中涌起无限酸楚。渐渐的,公众开始质疑,大巴有超载标准,难道公交车就没有载人上限?

    上限是有的。根据国家1987年颁布的《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公交车每平方米允许站8人。这个标准在25年前实施效果我们不得而知,但依照今天人们的平均身材来看,可谓望尘莫及。曾有人做过实验,在平地上画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 ,让8位有胖有瘦的男女站进去,彼此相互抱团才勉强站立。而在公交车上,乘客往往都是大包小包,又不可能亲密无“间”,肯定有人被自然挤出圈外 ,因此公交车再挤也不会超载。

    呜呼,当超载标准高到了天花板上,车厢内的拥挤不堪也就成了浮云。只是,名义上的不超载属于自欺欺人,现实中的感受才是冷暖自知。在封闭的车厢内,如此高的密度 ,连呼吸都成问题。再加上相互拥挤难免引发乘客争执,大人吵,小孩闹,不得不让人感叹“活着就是一种修行”。

    “再挤也不超载”的公交标准,至少有三宗罪:一是增加治安犯罪概率。公共汽车普遍拥挤,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几乎是零,为性骚扰者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去贴近异性,也给小偷下手作案提供了可趁之机。二是降低行车安全系数。公交超载不仅仅是乘客乘坐不舒适的问题,还会增加驾驶员操控车辆和乘客紧急逃生的难度 。2009年“六·五”成都公交大火烧出城市公交之弊,事发的公交车核载75人,可当时车上却有120人。恰恰是这不算超载的超载,让25条生命陨落在拥挤的车厢里。三是影响公交事业发展。每平方米站8人的“国标”,映射出僵化的管理思维,进而形成公交车运力还“宽裕”的幻觉,有关部门也就有了借口减少公共投入,对公众完善公共交通的呼声置若罔闻。

    优雅乘车,舒适出行,是广大群众应该享有的国民待遇,也是公共交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各地都在提“公交优先”,倘若坐公交等于活受罪,所谓的“公交优先”也只能是政府的一厢情愿,于民众口惠而实不至。期待“再挤也不算超载”的公交标准能尽快得到修改,进而引导各级政府正视公交困局,加大公共投入,提高公交运力,改善超负荷运转现状,让乘坐公交出行真正成为一种享受。张枫逸



岛城公交也没“超载”一说 :站立人数按每人不小于0.125㎡核定,今后四年将再增1396辆公交满足需求

近日,有媒体报道,公交车“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多达8人,这个多年前制定的公交车超载标准被公众质疑不合实际。13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公交车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的确是8人,由于公交车不能拒载,公交集团只能通过加密车次、高峰期发车提前等来应对拥挤,而且青岛市每万名市民拥有的公交车数已处于全国同类城市领先地位

    说起这一超载标准,要追溯到建设部2001年印发的《城市建设系统指标解释》。根据《 城市建设系统指标解释》,公交车额定载客量的计算公式为:客位数=车厢固定乘客座位数+车厢有效站立面积(平方米)×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在国家标准中,“每平方米允许站立人数”多达8人。当记者向青岛公交集团求证青岛公交的超载标准时,公交集团安全保卫部王鸿清部长也提到了建设部的在2001年印发的这份文件。王鸿清坦言,这份文件执行时间过久了。

    记者从青岛公交集团技术服务部了解到,公交车目前沿用的是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而非1987年国家颁布的《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按站立乘客用的地板面积计算:城市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按每1人不小于0.125㎡核定,其他城市客车按每1人不小于0.15㎡核定,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及车长不大于6m的客车不允许核定站立人数。”“按照这个标准,公交车的确不会出现超载现象,不过在一平方米内站8个人的确不是很现实。”王鸿清说。

    “一平方米能盛下8个人,那还不得挤死,而且出事的概率也会增大。”13日,在火车站等待307路的马先生说。对于公交车超载的问题,307路司机孙晓昌说 ,“公司规定我们不能拒载,但是上下班高峰期车上人多,我们也很为难,大多时候会告诉他们尽量乘坐下一辆,毕竟上下班高峰时发车频率会更高。”

    “相比于2007年以前,青岛公交已有很大的发展。”青岛公交集团董事长邱伟方说,公交集团每年都更新公交车,2011年全市更新了1200辆,2012年准备更新800辆。公交集团党委书记王占龙说 ,截至目前,青岛共拥有公共汽电车数达到了4173辆,比2007年增加了973辆,“在青岛,每1万人拥有的公交车数为 21.8标准台,这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绝对是处于领先地位”。此外,今后四年,青岛将再增加1396辆公交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2-2-14 10:58 | 只看该作者
假如这个超载标准降低,司机如何判断超载呢?现在已经有现成的方案,就是在公交车门处安装计数器,,可以误差不大的判断出车上的人数。

那么超载判断出来了,那么想要不超载就要拒载。以目前普通市民的认知,公交车来了不让我上这是很严重的错误行为,是要投诉什么的。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14 11:43 | 只看该作者
leehuy 发表于 2012-2-14 10:58
假如这个超载标准降低,司机如何判断超载呢?现在已经有现成的方案,就是在公交车门处安装计数器,,可以误 ...

超载的标准要是改了,那投诉的标准就必须跟进了。要不然驾驶员倒霉了:交警查超载、乘客告拒载……
4
发表于 2012-2-14 12:23 | 只看该作者
关键还是中国人太多了

点评

ich
咱不好别这么一针见血……  发表于 2012-2-14 16:47
5
发表于 2012-2-14 17:37 | 只看该作者
luck108 发表于 2012-2-14 12:23
关键还是中国人太多了

我记得哪一年广州有一次交警查公交超载?
6
发表于 2012-2-14 17:58 | 只看该作者
公交优先,加强调度能力建设……好吧我这话是不是说得忒让人想睡觉了……
7
发表于 2012-2-14 18:08 | 只看该作者
冬天穿衣服多站不开啊,夏天太热,站这么多也不大现实啊,那绝对的热一身汗
8
发表于 2012-2-14 22:58 | 只看该作者
luck108 发表于 2012-2-14 17:37
我记得哪一年广州有一次交警查公交超载?

不用说广州,青岛371路有次在 罗圈涧就被交警因超载罚过款!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10:51 | 只看该作者
青岛申沃SUNWIN 发表于 2012-2-14 22:58
不用说广州,青岛371路有次在 罗圈涧就被交警因超载罚过款!

去年某隧道1路不还在隧道薛家岛出口被罚超载了么……
10
发表于 2012-2-15 18:09 | 只看该作者
标准也该与时俱进。
11
发表于 2012-2-15 19:33 | 只看该作者
水峪樱桃会的时候907和907替跑车挤得脸都紧贴车窗上了,门都要挤掉了,这也不算超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23:00 | 只看该作者
http://lanmu.qtv.com.cn/system/2012/02/16/010096170.shtml

说起挤公交车,相信不少市民是一肚子的怨气,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等的时间长不说,还得和其他人进行“贴身肉搏”,挤上去就不错了,回家之旅想舒坦点,做梦去吧。有的人就担心,公交车塞得跟沙丁鱼罐头似的,万一有点意外事故,这损失不就大了吗,不过面对着乘客的不堪忍受,人家公交公司却优哉游哉,为什么呢,因为一平米还没站满八个人,就达不到超载标准。

瞧见了没,再怎么精打细算,一平米即便站八个像小单这么瘦的人,心里面还是三个字:堵得慌。这还是做实验,要是放在实打实的公交上,估计大家连呼吸都困难,小单就纳闷了,这个标准是怎么出来呢。有媒体报道说,目前公交车沿用的是1987年国家颁布的《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根据这个标准,城市公共汽车按每人0.125平方米核定载客数,也就是1平方米内,只要不超过8人就不算超载。可地球人都明白,公交车再挤,1平方米也很难挤下8人,即便真的能挤下了八个人,这八个人也不一定是大小伙子呀,老人和孩子受伤咋办,女性朋友们就更不方便了,越拥挤、就越给一些色狼可乘之机。小单就不明白,这个和生活严重脱节的标准,是怎么制定的,为什么能一下子就执行二十五年呢?

不过抱怨归抱怨,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市民,还是会继续忍受着公交车上的寸步难移,稍微体贴点的司机师傅呢,会吆喝声:下一辆马上到了,不用非得挤这趟车,而粗暴一点的师傅呢,会不停地吆喝:往里走走、往里走走,甭管车厢里的密度有多大,不把所有的人塞进去,他决不罢休。人家是有底气的呀,公交车抗压能力强,能撑得住!可公交车没事,人能没事吗,25年前的人能不能撑住,我不知道,但是现在挤公交车的人,抱怨可是不少。

这么看起来,这个不合理的标准,不但有助于减肥,还有助于锻炼耐力,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过如此呀。但让小单纳闷的是,这个“挤死人”被质疑之后,辩解者不乏其人呀:“一平米八个人”说的不是人数,而是体重,一平米能承担八个人的重量,就不算超载。那小单就更纳闷了,1987年的时候,满大街上的人,整体应该偏瘦吧,可现在生活好了,一百八九十斤甚至200斤的市民都不稀罕了,这个标准,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呀,或许有人说了,科技进步了呀,公交车承重能力更强了,可话又说回来了,1987年的时候,咱们条件有限,大家可以理解,可现在都2012了,既然公交车越来越多、外观也越来越漂亮了,为什么有关部门不在舒适度上多下下功夫呢?公交车不能坐得舒心、坐的放心,怎么体现社会进步,怎么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呢。

有多少能坐公交上班的,被迫买了车,如果公共交通足够舒适惬意、不拥挤,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还有那么多烦躁吗?更何况车一多,高架桥上就更堵了,十字路口就更寸步难行了,公交车的速度,直逼蜗牛呀。春运期间,每个地方都在严查客车超载;春运之前还严查过一段时间的校车超载,可为什么公交车超载,有关部门就能忍受呢?所以说,治疗城市病,首先要从公共交通开始,整治公共交通,就得先从政策法规下手,“一平米八个人”的国标老黄历,还是早点作古吧!
13
发表于 2012-2-17 19:06 | 只看该作者
ich 发表于 2012-2-15 10:51
去年某隧道1路不还在隧道薛家岛出口被罚超载了么……

你说的这个中国之声都做了特大讨论……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2-17 19:17 | 只看该作者
笨狼 发表于 2012-2-17 19:06
你说的这个中国之声都做了特大讨论……

讨论结果是?
15
发表于 2012-2-17 19:19 | 只看该作者
ich 发表于 2012-2-17 19:17
讨论结果是?

条子脑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6 01: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