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老照片上,车头扎着绸缎的公交电车从人群中驶过,路两边人头攒动,寒冷的冬日里人们翘首盼望着济南历史上第一辆电车驶出电车场。这张1977年1月1日济南第一条电车线路1路开通时的照片,一直珍藏在济南公交电车公司的老像册里。一张张老照片和马路上一辆辆现代化高档电车共同谱写了改革开放30年济南公交电车发展的历程。
电车刚开通时 ,被乘客挤得关不上车门
“30年前,1路电车刚开通时比现在的BRT还风光,从市立五院开到甸柳庄,那可是咱济南一景。”看着老照片,济南公交电车公司二队的张鲁回忆起开线时的情景,当年她作为第一批电车乘务员就坐在首发车队的电车上。
1977年1月1日上午9点左右,济南第一辆电车从市立五院驶出,路两边站满了来看新鲜的市民。张鲁说,那天真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很多市民从城里骑自行车到市立五院就为了坐一回电车。 “ 济南市上的是无轨电车,当时除了烟台,这是山东省第二个开通无轨电车的城市。市民们哪见过这个,都觉得稀罕。”济南公交电车公司职工林福存是开线那天驾驶第一辆电车驶出电车场的司机,他记得刚开通时,来坐电车的乘客多得挤不上车。
第一批电车是从南京引进的,有十七八米长,前后三个车门,也叫通道车。虽然一辆车最多能载上百人,可林福存记得那时候乘客多得车门都关不上。“我开车前,得下车帮助售票员把门关上,才能再开车。”
晚上电车没处放,一溜儿停在马路上
做了一年售票员,张鲁经过培训成为电车公司第一批女驾驶员。她回忆,电车刚开线时总共有20部绞接式无轨电车,50余名驾乘人员。随着2路电车的开通,以及后来单车的引入,电车大约有70余部。张鲁记得刚开通时,因为没有公交场站,晚上收车后,所有电车只能露宿街头。“那时候,一到晚上,经七路西头的马路边,一溜儿1路电车。我们只好委托街道办事处执勤的老大妈老大爷帮忙看车。”张鲁说,虽然条件艰苦,但能当上第一批电车乘务员,还是很骄傲的。
直到1992年9月公交总公司成立,济南公交电车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电车公司营运的电车已经达到140部(电容车6部),员工1406人,现有营运线路32条,其中电车线4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