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大活动让出行更安全更快捷
2014-07-25
更多
新商报讯 从今日起,市交通局将在全市交通行业开展“优化交通运输环境,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主题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0月15日结束。据悉,此次活动共分8个大项40个小项内容,范围涉及公交、客运、轨道交通、出租车、货运、公路、驾驶员培训等十几个交通行业,具体活动有:“提升客运服务水平”、“加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货运行业服务与监管”、“提升出租汽车服务质量”、“联合打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打造平安畅通公路环境”、“引领驾驶员培训市场健康发展”和“推进交通行业文明建设”等活动。
市交通局局长宋诚表示,希望利用2个多月的夏季运输时间,通过在全市交通系统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有效推进交通运输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行业管理服务质量、公共交通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出行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活动内容
广泛开展“爱心助学”、“爱心帮困”、“爱心献血”、“载老党员、老模范看大连”、“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日”等爱心公益活动。
组织所属出租汽车驾驶员开展免费体检活动,确保出租汽车驾驶员的身体健康、平安出行。
开展“创文明城,做文明使者”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展文明的士风采,树行业文明形象。
在市内主要道路设立服务站,为出租汽车驾驶员免费提供毛巾和矿泉水。
丰富行业从业人员业余文体生活,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树立保护环境、热爱YD的健康生活理念。
推出先进驾驶员的典型事迹,市民参与投票评选出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十佳的士明星”。
对管理规范、服务到位、考核突出的企业评选出我市出租汽车行业“十佳企业”。
组织投放500台出租车运力;增设返程车搭载站点;完善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开发手机叫车软件平台;完善GPS平台建设,逐步转变传统召车模式。
开辟由山屏街至棒棰岛、青泥洼桥至傅家庄、奥林匹克广场至傅家庄、锦绣小区至星海广场、周水前至大黑石5条通往旅游景点和海滨浴场临时公交线路。
延长5路、702路、541路、快轨3号线、1路、701路、23路、37路夏季运营时间。
在中超足球赛、啤酒节等全市大型活动期间开辟临时公交线路、增加公交运力、延长公交运营时间。
在高新园区开通首条社区巴士线路,方便市民出行。
组织公交集团开展夏运杯竞赛活动。
重点整治公交车站违停和公交车站周边非法营运车辆。
重点整治部分线路车辆不按站点停靠;部分公交车行走BRT公交专用道,在专用道内停车上下客;不按调度室指挥发车等违规行为。
新增省、市际包车客运车辆630台投放市场。
加强汽车站源头管理,监督汽车站的经营行为,确保“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落实到实处。
在汽车站及周边地区和后盐高速口等地对班线客运车辆进行检查;利用GPS监控系统对长途、旅游客运进行监管,重点检查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制度落实情况,以及超员、半路随便转移乘客等违章行为。
对市内旅游景点的旅游车辆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道路运输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客车驾驶员是否取得从业资格等问题,查处无证旅游车辆。
组织客运行业开展汛期安全防范工作,应对今年夏季可能出现的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侵袭。
做好今年下半年法定节日期间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深入辖区内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城市公交企业、汽车站,通过明察暗访等形式,开展督导检查。
为保障运营车辆车技术状况良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公交运营安全水平,组织开展今年秋季公交车辆技术及安全生产情况检查。
开展客运行业反恐防范工作,组织客运行业各企业,全面执行司乘人员兼职"安全监督员"、跟车检查等各项防范制度。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反恐防范工作。
及时办理回复民心网、民意网等网络和宣传媒体登载的市民意见、建议和诉求,坚持立行、立改、立办。
帮助大连城市共同配送中心、大连后盐农副产品批发物流配送中心、大连友田物流园、大连铁成物流市场等四个基础条件比较好的物流园区按计划做好园区规划,确保在夏季运输期间能够投入使用。
对省政府下达培育任务的22家重点物流企业给予重点扶持,确保22家重点物流企业夏季运输期间实现新增长、新突破。
围绕运量增长、节能降耗、运输组织、信息化建设及市场占有率等五个方面开展十佳夏季运输示范性运输企业评选工作。
完成大连货运通手机微信平台的功能升级,确保微信平台在夏季运输期间能够满足工商企业、物流企业发布车、货信息的需要。
在我市机动车维修行业评选出10户国家级绿色维修示范企业、100户绿色维修达标企业,对国家级示范企业给予政策奖励。
组织开展滨城车大夫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活动。9月份开展滨城车大夫义诊服务月活动,在全市各主要路段设立咨询服务台,随时随地接受车主咨询提问。
完成对自有车辆达到50台以上的货运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出10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示范企业。
完善GPS平台监管功能;推进重点营运货车安装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危险品、集装箱运输车辆GPS安装使用率达到100%,12吨以上重载货车安装使用率达到90%。
建立夏季运输应急保障车辆指挥调度系统。印制应急保障手册;组织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加强运管机构汛期值班职守,处机关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加强危货运输车辆行经路线的监管,禁止危货运输车辆途经水源保护地、人员密集区以及夜间停放居民小区。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危险品运输行业反恐演练。
查处海事大学、东软信息学院校园门口和周边的黑车。对出租车无证经营、拒载、不按计价器显示金额收费、强行拼客等违法行为进行治理;杜绝疲劳驾驶、超员超载、不按规定地点乘降等问题发生;查处货运源头违规装载、车辆改(拼)装等违法行为。
组织执法人员全员稽查。检查教练场地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等;检查在规定线路培训的教练车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技术状况是否达标;教练员是否具备资质、持证执教、随车指导等。
建立结业考试“绿色通道”。联合物价部门,研究制定培训机构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培训费价格参考指数,确定退费标准,维护培训各方权益。
严密关注夏季汛情,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水灾发生时,能够上得去,顶得住,保畅通。
进一步规范公路桥梁、隧道养护与管理,确保大连市县级以上公路桥梁和隧道安全。
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打造安全、畅通、舒适、美观的普通公路通行环境,及时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