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092|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信息] 【大家来补充】NFC手机与各类公交卡的匹配情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8-3 15: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田 于 2017-8-3 17:48 编辑

       现在带NFC功能的手机越来越多,能用NFC手机读取和充值的公交卡也层出不穷,但是由于手机厂和发卡部门的软硬件都有差异,兼容问题也不少。所以本人开一个新帖,可以把自己用NFC手机和各类公交卡匹配的情况发上来,方便大家在选手机或卡的时候有个参考。(发帖格式可参照我的)

本人:
手机型号:华为MATE 9

常用公交卡:北京发行互联互通卡,北京发行普卡(新版,可办公共自行车)

充值软件:北京一卡通APP,可读取可充值,微信支付宝均可,网络好的话是分秒到账

其他公交卡和软件情况:16年发行武汉通(非交通部互联互通卡),用“武汉通行”APP可读取,可充值(APP带测试,实测可圈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36
发表于 2017-8-25 12:34 | 只看该作者
sshhuuoo 发表于 2017-8-24 22:04
投诉啥,愿赌服输。至少大部分地方能刷,还是很方便的。
刷不上就投币

我们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交通部密钥体系的要求对实体互通卡进行检验,并不涉及虚拟卡。关于虚拟卡的内容是基于自己和周围人的使用体验所发(不一定是近期的情况),的确我们没您这么幸运,几乎都遇到了刷不上的情况。之前论坛里还有人跟地铁票务交流过,他们对虚拟卡也是一个劲的吐槽。你或许没碰到高峰期刷不上的情况(外带坑我一个不完整交易多扣票款),后面排队的人那么多,大家都赶时间,如果刷不上那么必定妨碍后面人进出站(上下车),个别素质不高的乘客就敢骂人的(反正我可不想因为这个挨骂)。根本原因还是虚拟卡缺乏统一国标、没有受到严格监管、相关技术不成熟,销量占比较大的中低端机型往往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没有配备NFC芯片。即便是那些预算充足的消费者,2000元以上也还是有性价比较好的NFC手机,小米可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还有不少城市既不在互通也不在虚拟卡的覆盖范围,甚至连贴卡充值软件都没有,虚拟卡大规模投入市场的时机并不成熟。就现在实体卡的状况,监管已经很混乱了,政出多门多龙治水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35
发表于 2017-8-24 22:04 | 只看该作者
hint10055 发表于 2017-8-23 22:33
好吧,那么请问虚拟吉林通互通卡在接入城市刷不上的话又该找谁投诉?

投诉啥,愿赌服输。至少大部分地方能刷,还是很方便的。
刷不上就投币
34
发表于 2017-8-24 20:50 | 只看该作者
福田 发表于 2017-8-24 16:26
所以吧,目前实体卡还是王道…

我们这里的技术人员几乎都认为目前的虚拟卡产品的可靠性不是很好,这里真不是为了黑哪个厂商,毕竟智能卡技术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简单,想想银行卡系统多么复杂就知道了,不过银联还好有统一标准。公交卡又没有银联那样的强制国标,刷卡器、后台系统也没有统型化,所以交通联合卡要一挨一个适配,很麻烦的。大家都在盼望交通部密钥体系早日成为强制国标,真正成为第二个“银联”。但凡用了虚拟卡的同事差不多都遇到过刷不上(还有的尽管刷上了到后来还是被扣了不完整交易,看来公交集团的后台问题不小)或者手机坏了余额无法退回的窘境,有些充值点还不给换发票
33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6: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int10055 发表于 2017-8-24 16:10
这不投诉不行啊,手机支付原本就存在漏洞。虚拟卡如果充不上钱又没有及时退款该找谁投诉呢?到底应该投诉 ...

所以吧,目前实体卡还是王道…
32
发表于 2017-8-24 16:10 |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17-8-24 16:02
我同事用用手机充飞100元,现在无果。。。。。

这不投诉不行啊,手机支付原本就存在漏洞。虚拟卡如果充不上钱又没有及时退款该找谁投诉呢?到底应该投诉一卡通还是厂家(反正他们可以互相踢皮球)?我真的说不清楚
31
发表于 2017-8-24 16:02 | 只看该作者
我同事用用手机充飞100元,现在无果。。。。。
30
发表于 2017-8-23 22:33 | 只看该作者
sshhuuoo 发表于 2017-8-23 20:49
那么大交通联合的标不能当摆设吧?况且小米用户都实验过了,很多互通城市都能用

好吧,那么请问虚拟吉林通互通卡在接入城市刷不上的话又该找谁投诉?
29
发表于 2017-8-23 22:22 | 只看该作者
sshhuuoo 发表于 2017-8-23 20:49
那么大交通联合的标不能当摆设吧?况且小米用户都实验过了,很多互通城市都能用

小米官方的可用城市名单在哪儿?有链接吗?
28
发表于 2017-8-23 22:18 | 只看该作者
sshhuuoo 发表于 2017-8-23 20:49
那么大交通联合的标不能当摆设吧?况且小米用户都实验过了,很多互通城市都能用

但是有些种类的虚拟卡参数却不在白名单上(贵州通就有点问题,我开了两次都没成功),而且其他品牌的用户也用不了,除非小米做个app供大家下载安装,让NFC手机用户都用得上,才具有普遍意义。
27
发表于 2017-8-23 20:49 | 只看该作者
hint10055 发表于 2017-8-22 21:33
人家既没公布可用城市名单,官方公告也没说是交通联合卡,更没有组织人员进行严格测试,基本上是个试验品 ...

那么大交通联合的标不能当摆设吧?况且小米用户都实验过了,很多互通城市都能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6
发表于 2017-8-23 20:31 | 只看该作者
hint10055 发表于 2017-8-22 11:39
不知道,但是我用的Samsung pay虚拟卡就被地铁出站闸机卡过几次,我重新换回了实体卡,虚拟卡作为备份。 ...

态度不好,投诉一定要到底,一线有问题的员工一定要让对方给结果
25
发表于 2017-8-22 21:48 | 只看该作者
sshhuuoo 发表于 2017-8-22 20:38
小米手机刷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开吉林通交通联合的手机NFC公交卡,目前手机NFC里是独一家的,其他手机NFC ...

修车和开车是两个行当,隔行如隔山。手机和智能卡本身是差异相当大的两样东西,人们设计制造的意图也差异巨大,不然新开普电子(许多高校、厂矿企业智能卡系统供应商,有些城市的公交卡系统也采用新开普的产品)也能造手机了。手机的本质属性是通信工具,支付是延伸出来的功能。通信和支付之间必须要有“中介”,要么是二维码,要么是NFC近场通信,可惜后者技术尚不成熟。就像北京一卡通不可能找华为来做互通卡适配一样。同样三星手机和洗衣机分属不同的事业部,不可能共用一条生产线。
24
发表于 2017-8-22 21:38 | 只看该作者
我向来是交通卡互联互通的忠实支持者。最早出差旅游就办当地的公交卡,于是养成了收藏公交卡的爱好。住建部的互通卡一直抱有希望,可是北京不知道为何始终未接入。交通部的互通卡进展很快。虽然小米nfc可以使用虚拟卡,但是余额不退的确不方便。因此更加期待互通虚拟卡的适配。据说吉林和南通的互通卡适配工作正在研发中。尽管在未来几年内虚拟卡无法完全替代实体卡。但是我认为互通虚拟卡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吧!



PS:关于交通卡互联互通(转发前)的微博拥有1.3万点击率可见并不是没有人关心此事。

你看看这个微博,还挺有意思的https://m.weibo.cn/status/4059268799607446
附件列表
23
发表于 2017-8-22 2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int10055 于 2017-8-23 22:39 编辑
sshhuuoo 发表于 2017-8-22 20:38
小米手机刷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开吉林通交通联合的手机NFC公交卡,目前手机NFC里是独一家的,其他手机NFC ...

人家既没公布可用城市名单,也没有组织人员进行严格测试,基本上是个试验品。互通卡测试要求十分严格,要对卡片、刷卡器、后台服务器(清分对账涉及云计算)、发卡设备、通信网络进行检验,工作相当复杂,必须确保互通代码与当地的系统兼容,否则有可能出现当地卡在接入互通后不能使用的情况,并且还要将交易数据及时准确地上传到上级管理机构,以便于对相关的补助金进行统筹,这些事不是手机厂商有能力做到的,不然交通部会找华为(也可能是小米、三星)来维护互联互通技术平台了。另外目前公共交通IC卡国家标准并没有虚拟卡的相关内容,虚拟卡大多不在交通部的白名单里,所以小米官方公告里就说“不保证在发卡机构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可用”
22
发表于 2017-8-22 20:38 | 只看该作者
comet 发表于 2017-8-22 08:05
借帖子问一下,小米最近推出了小米公交,有部分机型支持手机刷卡,不知道好使么?

小米手机刷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开吉林通交通联合的手机NFC公交卡,目前手机NFC里是独一家的,其他手机NFC公交卡只能本市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6 02: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