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在保增长扩内需的“主旋律”下,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沉寂7年之后再次呈现火爆局面。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透露,目前国务院已批复22个城市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8820.03亿。地铁建设除了立项“一哄而上”,地铁项目建设速度过快以及建设过程存在违法分包等监管漏洞也成为争议所在。
众所周知,地铁是最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它一次建成后的使用周期及其经济、战略意义更是其他城市交通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去过香港和巴黎的人,都会感叹地铁在人的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如果人们在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向前后左右任何一个方向走五分钟都能够找到一个地铁站,那真的没有太大的必要开私家车了。
可是,是不是所有城市都需要修建地铁呢?一些人口不足百万的城市有必要修地铁吗?如果客流量偏低,势必影响地铁的自身造血能力,那么,每公里7亿元的投资什么时间能收回?这些问题,是否经过了严谨的论证?某些城市的地铁项目,有没有面子工程之嫌?
另外,在频繁出现“楼脆脆”、“楼歪歪”、道路塌陷、桥梁垮塌等恶性事故的当下,公众不可避免地对地铁项目的大干快上心怀忐忑。且看2009年3月12日南方日报的报道:5日,深圳地铁三号线红岭至老街区间因下水管道破裂突发地陷,100多户居民被紧急撤离。仅仅4天之隔,地铁五号线罗湖区怡景路段怡景花园小区施工工地因煤气管道破裂发生大火,附近十余户居民被紧急疏散。另有东晓路宏发大厦业主反映称,地铁五号线施工造成大厦部分楼层墙体出现数十条裂缝,部分店铺业主担心安全问题已经搬走……北京、杭州、南京等城市今年都出现了地铁施工塌陷问题。
人民群众担心的,肯定还不仅仅是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保障问题,更有一个安治久安的问题。地铁建成前出安全事故是不幸的,但总要好过建成通车后出事。何况,地铁建设并不仅仅与土地和钢筋水泥有关,它绝对是一项精密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事关整个城市的生存。工程质量如何保障?管理部门能不能严格把关?“违法分包等监管漏洞”是否已经得到解决?
全国范围内“深挖洞”建地铁,是件大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最好由国家组织起权威的专家队伍,要因地制宜,但不能各自为政。地铁是个一锤子买卖,一个不慎,功在千秋就有可能变成贻害万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