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想叫“电车公司”就要对得起前面的“电车”二字!名不符实就不要这么叫!改名!分布在大街小巷的“电车”站牌(后面还要加个“汽车”两个字),简直就是对电车这个名字的亵渎!不要开这种低劣的国际玩笑了,好不!
现有两条路供“电车公司”选择:
①修缮、恢复全部的电车线网,购置新电车,重开电车线路——⒈线网不是“视觉污染”的根源,传统电车行动不灵活的弊病早已解决,电车系统是大城市的特色(我现在对电车的印象还是:有辫子的就是比无辫子的要帅气,电机的声音就是要比汽车发动机声音好听);⒉不反对电车公司经营汽车线路,这与“电改汽”是两码事。
②架线车完成其最后一次任务:拆除现有近30km的线网,“电车公司”无条件改名,新名称待定。
新世纪以来,一些LD简单地认为是电车本身存在很多弊端,积极“效仿”沈阳等城市,电车仓促下马;现在换汽车后经营得怎样,大家心中有数(我的印象是,由长车逐步换成了短车,由后置逐步换成了前置,一些车连椅子都没得拉了。破黄海、恒通的集合,跟汽车公司的车“长”得一样,更谈何“特色”!)。公交以“公”为先,离不开GOV支持;电车要发展,没有先进的理念行不通。哈尔滨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先从变革不合时宜的观念开始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