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新闻网讯(实习生 汪煜熹 本报记者 倪文凤)
据了解,到2012年,两年内哈尔滨市将完成492条道路的结构升级改造。目前哈尔滨市九成以上公交站台缺少“港湾式”改造,站台普遍被占,公交车进站困难。为此,市人大代表徐建华建议,能否借哈市大规模的道路结构升级改造之机,把“直式”公交站台改造成“港湾式”站台,方便公交车停靠,保证乘客安全乘车。
无法停靠进站
路中间上下客
18日8时,下着小雨。记者在南岗区博物馆公交车站看到,6路、7路、11路、13路、16路、21路、64路、64路支线、109路等20多条公交线路在此站台停靠,有四五十名乘客候车,没等公交车进站乘客便蜂拥而上,有的公交车不得不在距离站台四五米远的地方停靠。这一带交通拥堵。
11路车队王队长说,早晚高峰时间,他们在博物馆站点设专人调度进站的运营车,不与其他公交车争抢,停靠在站台后面,有效避免运营车停靠在道路中间,影响其他机动车通行。
64路联营公交车车队于队长介绍,公交车司机对哈站、博物馆、哈一百等公交车密集的站点比较头疼,早晚高峰时,停靠尤其困难,乘客看不见靠前或靠后停的公交车,造成站台滞留乘客。
私车停进公交站
运营车占位等客
18日,记者在道里区建筑艺术广场公交站台看到,两台大面包占据了公交站台,原来10余米的公交站台仅剩不到1米的空间,8路公交车根本无法进站。
记者在买卖街、地段街看到,繁华商业街地段的公交站台被社会机动车辆占据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街道两侧停满了车辆,一些机动车无处停靠,驾驶员就临时把车停在公交站台前,严重影响公交车运营秩序。
记者在的东大直街上看到,由于公交站台清一色是“直式”的,与道路平行,没明显标志,一些运营车辆常在公交站台揽客,占据公交站台。尽管“秋林公司”站台前后10米各设了禁停的交通标志,提示200米内禁止停靠,但还是有出租车临时停靠在公交站台前后,公交车进站没地停靠。
“港湾式”站台
提高通行能力
哈尔滨市公交站台现状如何?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哈尔滨市90%以上的公交车站台没有进行“港湾式”改造,公交车进出站台对其他车辆通行影响较大,也是影响路面畅通的重要因素。
据市公交管理处牟副处长介绍,目前,哈尔滨市建设公交站台2000余个,日均客运量达206万人次。仅有几处“港湾式”站台,港湾长度在20米左右,而每辆公交车车身长就10余米,停两台车就出不来了,不能满足需求。现在急需改建50米至100米长的“港湾式”站台。
市人大代表徐建华调研后建议,每台公交车车体宽2.5米,如果对站台进行“港湾式”改造,凹进1.5至2米的空间,公交车便能进入“避风港”内停靠,能更好地缓解交通压力。目前城市道路正在进行结构性升级改造,如同时匹配改造公交站台,既可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又可提升城市档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