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原市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力度加大,公交交通有了明显改善,但和其他大中城市一样,随着城市发展空间的不断开拓,城市车辆的与日俱增,交通拥堵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在我市的迎泽大街、解放路、府东街、府西街等主要交通干道,小轿车、公交车不如自行车跑得快,形成了一个个交通“忙点”,给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建议从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实行“公交优先”战略,以改善我市公共交通状况,引导市民更多地利用公交出行。
一、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公交优先是改善城市交通的现实出路,是城市科学发展的战略需求,体现了“百姓优先、以人为本”施政理念。让公交车开得更通畅,乘客更方便,坐车更舒心,这是广大市民的迫切愿望。
2006年12月初,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召开,建设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意见》在过去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作为与百姓生活、出行等密切相关的领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社会公益性质”被予以突出强调;包括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规范专项经济补偿、确立公交路权优先、建立低票价补贴机制等都写进了《意见》。《意见》同时明确指出,享受免费或优惠的乘客必须持城市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和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联署签发的有效证件乘车;享受免费乘车的老年人、残疾人办理乘车证件之前,需由有关部门为其办理意外伤害险。
值得关注的是,建设部在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对公交投入的同时,还首次提出了给公交以优先通行权的观点:一要加强城市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和管理,二要合理配置红绿灯信号系统,给公交车以优先通行权,确保城市公交车畅通无阻,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政策已经制定,关键是市政府如何切实落实。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仅靠拓宽马路不能根本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交通现状和出现的交通堵塞提醒我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有未雨绸缪的打算和统筹配套的规划和政策。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科学发展。同时,要在理顺城市公共交通产权、路权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布局,改造现有的公交网络,拓宽换乘空间,争取实现换乘零距离化。
近年我市的城市道路在不断拓宽,但公交车车速提高仍不明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的公交专用道难以专用,其他车辆经常串线。造成这一尴尬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公交优先的信号灯没有与公交专用道配套建立,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公交车并没有受到优待,依旧与其他车辆一同等待信号。同时,市内部分线路过为密集,而一些偏僻地区线路很少,公交线网的布局需要重新调整。
政府应该彻底转变思维方式,不能仅仅通过限制车辆等手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政府要从城市的管理上下功夫,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照顾多数人的利益,真正落实公交优先的原则。决策者应着重考虑如何让公交车能跑起来,吸引人们愿意乘坐公交车,让大家都能比较舒适、方便、便捷地出行依靠公共交通,因为坐公交车的人多了,开车、骑车的人就会减少,随之交通拥堵必将得到一定缓解。
三、加快“智能公交”系统应用步伐
“智能公交”是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将交通流诱导技术、车辆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公交运营优化与评价技术等先进技术科学集成,形成集智能化调度、公交电子收费、信息服务、网络通信于一体的先进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此系统对人、车、线路等资源合理优化整合和实时管理,形成“按需生产,按需求配置资源”的智能化公交调度运营。同时,还能变人工调度为智能调度,即通过卫星定位对车辆运行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系统对车辆的远程自动调度。工作人员通过调度中心,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知道某辆公交车的车速、是否能正点到达等公交运行信息。此外,智能公交系统还能够对车辆到站时间进行预测,在相同运力条件下,使用智能公交系统能够进一步降低人车比,缩短营运里程,增加乘载量,同时降低能耗,增加安全性,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推行智能化公交系统,不仅有助于化解我市交通拥堵和“乘车难”等问题,而且能提高城市公交企业工作效率,大大推进现代交通管理方式的转变。近年来,杭州、上海、北京、大连等城市在公交系统信息化建设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值得我市借鉴。
此提案被市政协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