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轨穿地贯姑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7 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州轻轨一号线昨同日开工,江苏交通再添大手笔
苏州:地级市首圆轻轨梦

  昨天上午,苏州市乐桥轻轨施工点,热闹的气氛中,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经过近一年的筹备,终于正式动工。首期开工建设的轻轨一号线,总投资达到126亿元,是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也让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级市。预计2012年,苏州市民和外地旅客就可坐上轻轨畅游姑苏天堂。

  工程概况


  24站全部建在地下 25公里行驶43分钟


  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明保向记者介绍说,苏州市区轨道交通网络由4条线路组成。先期开工的东西向轨道交通一号线,属于交通疏导型线路,位于苏州城区的东西向轴线。一号线的总工期从昨天开始,到2012年6月26日结束,全长25.739公里,共设24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全线平均站间距为1094米,最大站间距从工业园区星港街站至会展中心站,要穿越金鸡湖,间距为2498米;最小站间距仅700米,为华池街站至星湖街站。站点密度很高,以方便沿线市民搭乘。


  据了解,一号线起点位于苏州吴中区木渎站,终点为工业园区钟南街站,横跨苏州6个区。全线共设换乘站4处,与三号线在苏州乐园站、星塘街站换乘,与二号线在广济路站换乘,与四号线在人民路站换乘。另外,一号线还设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设苏州乐园和星塘街2座变电站;控制中心则设在广济路站。其他20个车站兼为标准车站,地下一层是站厅层,提供旅客问讯、购票、检票、进站等服务,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提供旅客候车和上、下车服务。


  到2012年一号线通车后,市民和旅客就可以乘坐轻轨游苏州了。苏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表示,预计一号线的旅行速度为35.03公里/小时。列车以正常速度在全线行驶,含停站的总时间约为43分钟。而如果从路面走,则起码需要2小时。一号线车辆将采用B型车,车体长度19米,宽度2.8米,高度3.8米,采用4节编组,每列车长79米,额定载客量为950人,超员载客量1340人,运输能力不小于2.85万人次/小时,初期配车数量为25列/100辆。


  特色设计


  24道电动“屏蔽门”保安全 全程手机信号无影响


  专家介绍说,一号线控制中心的设计考虑了全网的功能,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可以承担一、二号线的车辆厂修和架修任务,这样的设计还能节约土地,实现了资源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一号线停车线采用对称道岔设计,这在国内还尚属首次。专家称,这种设计可以使配置存车线的车站缩短大约70米的长度,从而节省工程投资6000万元;另外,一号线在所有车站都设置了自动扶梯和电梯;车站公共区设有自动喷雾灭火系统,保障车辆消防安全。设计人员还特别在列车与站台之间设置了24道电动“屏蔽门”,列车没有到站前轨道会处于封闭状态,以保证乘客安全。此外,无论站里车里,打手机完全没问题。



  文物保护


  古典园林不受影响 古城生态压力减轻



  苏州古城受国家严格保护,此次大范围施工,会不会破坏古城地理结构以及城市建筑风貌呢?周明保表示,一号线的设计特别注意对古城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从线路避让到减震等方面,都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尽可能地把对地面交通和周边环境的干扰程度减到最低。而轻轨距离园林有一段距离,施工不会影响树木。有关专家还表示,长远来看,轻轨会减轻交通压力,反而对保护古城有好处。


  一点释疑


  轻轨“疑似”地铁不是地铁


  苏州轻轨一号线全部从地下走,很多人都有疑问,那不成了“地铁”了吗?


  其实,“轻轨”与“地铁”都是电气化铁路系统的一种形式,两者的区别并不在于地上地下。像南京的地铁,很长一段都在地面以上。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地铁和轻轨同样都有修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它们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载客量的多少。轻轨铁路交通中会采用中等载客量车厢,而地铁则采用大载客量   车厢,由于载重量大,所以地铁列车的宽度也比轻轨列车大。从速度上看,地铁列车时速为30到60公里,轻轨列车时速为18到40公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8-1-2 07: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12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