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连回应修建地铁必要性及多次塌陷质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7 0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09-27 04:12: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http://news.163.com/11/0927/04/7EUAA3VA00014AED.html
段时间以来,辽宁大连在建地铁多次发生塌陷事故,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大连已有有轨电车、轻轨等,还有必要建地铁吗?大连地质条件适合建地铁吗?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大连交通状况如何?已有的有轨电车、轻轨等能满足需要吗?

【回应】中心城区日益拥堵但不适合建轻轨,地铁成为最佳选择

目前大连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98.1万辆,预计年底前会突破100万辆。大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制宣传处处长赵德宇说,目前高峰期通行车辆远远超过设计能力,一些道路高峰期通行车辆达到5000多辆,路面交通拥堵已成常态。大连每年安排大量资金拓宽、修建道路,仍然不能满足城市交通量的增长需求。

2010年,大连市区常住人口368.5万,每天还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入。据大连公交集团提供的数据,目前大连市区主客流通道上,早晚高峰期每小时断面客流量已达到3.9万人次。

对于交通日趋拥堵的状况,市民马超有切身的体会。“每天经过的华北路、疏港路等主干路段,高峰期车满为患,开车时速也就8公里左右,有时干着急根本就挪不动。”

数据显示,大连目前有轨电车通车里程22公里,日均发送旅客10万人次;轻轨交通通车里程64公里,日均运送旅客13万人次。

“有轨电车和轻轨在目前大连城市交通体系中功不可没。大连市一直倡导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公交出行率占45%以上。”大连公交集团董事长隋悦家说,由于路面拥堵,有轨电车在高峰期运力日趋下降,而建成的轻轨交通,上下班高峰期主城区内运力已达到饱和。

大连地铁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李萤说,按照规划,轻轨交通主要布局在主城区与新市区之间的区间快速交通网络。中心城区要建轻轨必须修高架桥,但因受地面建筑限制,不好修建高架桥。

李萤说,国家对轨道交通建设申请有4项指标,分别是市区人口30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以上、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预测客流量3万人次以上,大连的各项指标分别为368.5万人、5158.1亿元、500.8亿元、3.9万人次,各项指标都大于国家规定的指标,解决大连中心城区日趋严重的交通拥堵,地铁是最佳选择。

大连地质条件适合建地铁吗?

【回应】地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但技术上可行

大连三面环海,地下地质条件、地表地形复杂多变,加上大连建市百年来,城市建设和人防工程对原有地形地貌改变较大,部分原有的冲沟、河谷和浅海已经回填,一些地下的人防洞已经废弃,形成暗沟、暗河及地下人防空洞,增加了地形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据大连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关大连地铁工程前期地质普查资料显示,大连在建地铁沿线土层共有20多种,空间分布变化大,工程性质差别较大,稳定性差,地铁施工需要加强支护措施;沿线底层地质时代跨度大,有不同时代的10余种岩性;沿线岩溶多,充填物性质多变。

“这些都给地铁设计施工带来较大困难,易出现涌水、涌泥和坍塌冒顶等情况。”大连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刁日明说,地质条件复杂归复杂,但在目前来说,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比大连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都有成功施工的范例,关键是看采用什么样的施工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

为何多次塌陷?如何避免?

【回应】经验缺乏和施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将强化规范施工

自去年11月起,大连在建地铁多次发生地面塌陷,引起公众关注。

“去年11月15日的塌陷事故,完全是人为事故。”大连地铁工程指挥部质量安全部部长阎永鹏介绍,去年11月2日,地铁施工单位施工中,上台阶掌子面拱顶出现一内径约2.5米的枯井洞,施工单位当即通报地面上的汽车销售部负责人,同时设置警示围栏禁止停车。事故发生时,警示围栏被汽车销售部私自挪移并停放了车辆。

阎永鹏介绍,去年11月22日的塌方经调查发现,施工掌子面前方有三条自来水管线,管线渗漏在粉质粘土层中形成水囊,施工时水囊遭受外力后破裂引发事故;今年3月10日塌方原因是上世纪50年代改建的污水暗渠发生断裂,在暗渠箱涵底部形成水囊,囊体积水渗漏形成空洞造成塌陷;3月16日、6月9日、8月29日的塌陷,都是因为地下管线断裂发生渗漏引起的。


“频发的塌陷事故中,经验缺乏和施工管理不到位是事故主因。”大连地铁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新闻发言人彭非说,国内现有25个城市同时在建地铁,能承担地铁施工且具有资质的单位不多,这些单位凭资质在不同城市获得多个标段,将原有的地铁施工管理人员拆分,组成众多的项目部,新组建的一些项目部缺少地铁施工经验,导致很多本应避免的事故发生了。

刁日明说,结合事故原因,针对大连地铁沿线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老化的情况,专家已制定了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尤其是对四大类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防范风险。同时,在施工环节,强调规范施工,加强现场管理和施工监测,力争每一个环节都不发生纰漏。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NN038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9
发表于 2011-9-29 00:33 | 只看该作者
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是去年赶在世博会之前开通的,最初是9:00-16:00,然后一边载客一边调整,几个月后延时
8
发表于 2011-9-28 23:58 | 只看该作者
挖出文物没有?
7
发表于 2011-9-28 16:34 | 只看该作者
以上海的10线线路9.27事故惊醒吧!信号设备尤为重要啊!希望大连的地铁吸取教训吧,上海10号地铁线路出事不是1,2次了。中国的高铁怎么啦?这样的速度让人担心了。
6
发表于 2011-9-28 13:49 | 只看该作者
哎呀 以后地铁开通了 有些公交都能被删了  不做也得做阿
5
发表于 2011-9-27 23:08 | 只看该作者
地铁,难说惠民啊!
4
发表于 2011-9-27 12:31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旅顺轻轨桥都塌了还地铁……
3
发表于 2011-9-27 08:21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还是大连本地的媒体和宣传部门工作不到位,这么点事就弄的人心惶惶的。真应该学学某地,严防死守,大事化小,管住嘴闭着眼埋头干就得了!
2
发表于 2011-9-27 07:3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9 00: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