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日报12月27日讯 “时距并计”即“低速等时”,俗称等时费。就是出租车以按距离收费为主,当因堵车、红灯等造成低速行驶时,再按时间收取费用。目前,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城市早已实施“时距并计”,低速行驶每5分钟加收1至2元不等。
哈尔滨出租汽车虽未实行低速等时,但市民对这一词汇却并不陌生。因为省城出租车低速等时的消息最早可追溯到四年前。2009年相关部门发出消息说省城将要实行低速等时。期间有高调、有沉默,几起几伏,时至今日,已持续近四年时间。尤其是今年,低速等时更是沸沸扬扬,不少市民打车时还是会问问“的哥”们,啥时候上低速等时?就是这样一句闲聊,聊出的关键词只有一个“听说”听说“十一”后实行;听说年底实行;听说明年实行……
追溯 “低速等时”纠结难产
关于“低速等时”实行的最早消息是2009年。
2009年12月初,多家媒体报道,哈市共有100台出租车参与低速等时及GPS系统试运行。试运行低速等时的出租车,车辆行驶时速低于12公里,累计每5分钟按1公里1.9元计费。此举是为全面推行GPS系统和低速等时做好准备。但随后哈市交通局以及出租汽车管理处都称这一消息子虚乌有,市民更是一头雾水。
2010年,“低速等时”再成话题。消息指出,当年9月省城出租车计价器全部更新,10月将实行低速等时,但仍是干打雷不下雨。哈市交通局回应,正在同市政府、市物价局进行沟通,就“低速等时”存在争议的一些细节进行最后完善,或举行听证会广泛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后再适时出台。
2011年,哈市相关部门在“硬件”方面已做好实行准备,出租车已更换新计价器。最后还是同一宿命,说易行难。
2012年10月,“低速等时”更像是真的。有消息称,今年10月21日至26日,哈市将在13台出租车上试点安装带有“低速等时”系统的出租车计价器。如系统测试合格,哈市交通运输部门将通过市交通智能运输指挥中心平台向全市1.4万台出租车计价设备远程下发“低速等时”计费数据。最快11月,省城出租汽车“时距并计”收费方式将在哈尔滨市范围内推行。计价结构暂定为时速低于12公里时,累计5分钟按1公里2元收取。
时至今日,“低速等时”的时间表只是“听说”。
热议 市民的哥都不买账
依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出租汽车电子式出租汽车计价器行业标准》和《哈尔滨市城市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出租汽车载客行驶速度低于每小时12公里时,可以实行时距并计的计费方式”。关于“低速等时”,最关注的当属最直接的供需双方的哥与乘客。记者调查发现,对此双方都不买账。
市民的不愿意属情理之中。家住哈市香坊三大动力路一带的石先生说,他在南岗国贸附近工作,这一带上下班高峰就一个字,堵。要是实施低速等时了,就是让他亲身感受“时间就是金钱”了。万一打车时真堵,看着蹦字儿心疼倒不如走为上策。
家住道里区新阳路一带的葛女士说,目前哈市出租车的一大特色就是合乘。要是实行低速等时,合乘的等时费怎么算呢?
其实市民的不情愿并不是单纯集中在低速等时上,哈市打车成本过高才是他们纠结的关键。目前,哈市出租车起价8元,附加费1元,再实行“低速等时”,打车成本更高。而邻省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打车费起价才5元钱,哈尔滨的打车费堪比一线城市。
相对于掏钱的百姓而言,挣钱的的哥看起来应该拥护低速等时。但记者调查发现,那也只是“传说”。
市运一公司驾驶员陈先生对记者说,对于“低速等时”他早等的没了兴趣,因为一直以来他知道的消息就是“快了”。另外即使实行,也不见得增加收入。“就拿现在说,路况不好一堵就半个点、一个点,你说市民能在车上干呆吗?不开门下车才怪。”
吉华公司的一名驾驶员说,低速等时对大城市来说,实施有条件。像北京桥多,即使乘客想随时下车也有难度,哈尔滨车辆停靠点就多了,乘客随时可以下车。万一堵了,大不了找公交站呗。
争鸣 打车成本谁来埋单
纵观哈市出租车市场,一直涨声不断。油价涨,就涨燃油附加费;路上损耗大,就张罗“低速等时”。但不难发现,分担这些成本的更多的是百姓。
这个冬季,出租车一车难打,合乘更是常态。但的哥却普遍反映活儿不好。很多司机说,涨附加费、上低速等时这些手段对他们来说反倒是客源的流失。毕竟打车不是老百姓出行的刚需。他们的最大包袱除了交份儿钱,即日费,还有一大笔支出,即出租汽车承包费。
记者了解到,哈市出租汽车承包费因纯个体、大买断和小买断等不同种类收费不同。按国家规定,一台小买断新车承包费用是6万元,期限8年,费用每天140元左右。但实际上至少11万元,多出来的费用大家都心照不宣,即俗称行业潜规则。黑市价格更高达14万左右。
一位的哥算了一笔账,假如包车费用是11万元,日费140元,如果按每天纯赚200元计算,至少每天要拉活儿500元,就是不吃不喝不修车也没休息日,要两年才能赚回投入。打车费用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攀高的承包费和日费给闹的,的哥只能拼客甚至挑客。这些问题都不是“低速等时”等方法能根本解决的。
针对低速等时,曾有人大代表指出,交通拥堵根本原因是道路不能容纳过多车辆,不该把等时的成本全部转嫁到乘客身上。即便一定要给出租车补贴也应该政府、乘客、车主共同承担。
有专业人士就哈市打车费用和全国副省级城市比照发现,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哈尔滨市民收入水平偏低,但出租车运费却不低,无论是9元起车价,还是每公里1.9元的计价费,都堪比北京、上海等地。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一针见血指出“份儿钱、承包费不根本解决,出租车行业就不会真正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