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着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建设规模的“东风”,青岛人梦了近20年的“地铁”终于要开建了。记者日前从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获悉,青岛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将于6月底前破土动工,目前工程试验段周边搬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喊了多少年了,这回大概要动真的了。”16日下午,记者在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所在地采访时,附近一位果品商如是说。
现场
试验段开工在即
青岛市四方区黑龙江路468号,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所在地。
没有标志,也找不到任何能代表“地铁试验段”的指示性文字,如果不是事先有人指点,很难把这里与代表着现代交通的“地铁”联系在一起:荒无人烟的空地上散落着一些破碎的砖头、木板,硕大的绿色帆布下面掩盖着的是各色垃圾;不远处,几个民工模样的人正在垃圾堆里寻找着什么。
“这儿原来就是个废旧物品回收站,一个星期前被拆除了,我们今天都是回来搬东西的。”其中一个人告诉记者。
“看到那排黄房子了吗?从那儿过去,全部都是要拆的,要建地铁了嘛。”那位果品批发市场的业主也说。
尽管按照《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即使一切进展顺利,青岛人真正坐上地铁也要到2014年以后了,6月底试验段即将破土动工的消息还是让很多市民十分兴奋。
“我还没上小学就听说青岛要建地铁了,现在我的孩子都快上小学了,地铁还没有建成。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回总算是真的要开始建了。”家住青岛市李沧区的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在市南区香港路上班的他每天光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就在一个多小时以上,为了不迟到,他几乎每天早上都要在6点钟左右起床,然后随便吃点早饭就匆忙出门了。然而即便如此,从挤上公交车到到达单位打卡,最少也要50多分钟,如果路上塞车或者公交车晚点,怎么着也得需要耗上个七八十分钟才能到达。
“等地铁开通以后,同样的路顶多20分钟就到了,不光不用挤公交了,还能多睡一会儿。”对于即将开启的地铁工程,周先生满是期待。
回首
试验相隔15年
根据青岛市地铁工程指挥部此前发布的信息,青岛市ZF确定的地铁线路规划共有8条,预计到2050年完成。1号线到5号线主要在市区内,6号、7号线主要是在黄岛区,8号线由青岛火车北站向西跨海以后到城阳红岛再往北,一直到即墨市南泉镇,8条线路全长231.5公里。
其中,3号线即地铁一期工程将于明年正式开建,全长约25.1公里,从青岛火车站至青岛火车北站沿途设22个站点,总投资130亿元,2014年建成;而6月底开工的试验段位于黑龙江路西侧,郑州路和长沙路交会处,规划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车站长200米,建筑总面积约10640平方米,区间长1150米,总投资约2.9亿元。
但事实上,这已经不是青岛市第一次建设地铁试验段。
公开资料显示,青岛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筹建地铁工程,1991年国家计委对青岛地铁一期工程批准立项,1993年《青岛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级评审;到1994年12月青岛地铁一期工程试验段正式开建时,全国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少数城市拥有地铁,当时所选定的试验段位于青岛火车站地铁站点、原青纺医院站和水清沟至开封路,全长1.4公里,包括一座车站(青纺医院车站)及一段1.2公里区间隧道,总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该试验段于2000年竣工验收,并取得了预想的地下工程防水和爆破震动控制等课题的试验成果。
政策
重燃岛城地铁梦
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下国家为扩大内需加大基础建设规模,青岛以及其他城市的“地铁梦”或许还要做更长时间。
记者了解到,鉴于广州、上海、北京等市已建成的地铁线造价成本太高、运营普遍亏损,199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第60号文(《暂停审批快速轨道交通项目的通知》),要求设备国产化,并对各地规划进行压缩,不再批准地铁项目立项;2002年国务院重申这一规定,包括青岛、西安、重庆、成都等市的“地铁梦”也随之降温。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从短期看能够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从长期看,则可以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王庆云不久前明确表示。
据悉,国务院已批和将批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共涉及23个城市,2020年之前轨道交通投资规模将超1万亿元。
青岛正是这23座城市之一。青岛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于去年9月25日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并顺利通过指定专家团的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