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新商报
“板票”是大连人习惯的叫法,应该叫“月票”。对80、90后的人来说可能没有印象,但对我们70后的人来说印象深刻。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一个单位上班,爸爸骑自行车,妈妈坐公交车,每次他们带我去单位玩,我都要跟妈妈坐公交车,不坐爸爸的自行车。因为妈妈有一张贴有她照片的“板票”,只要拿出来一闪,乘务员阿姨就让我们上车,还不用买票,多神气的“板票”啊!我很羡慕妈妈有一张这样的“板票”,每次乘车我都要拿着很自豪地闪一下,可闪完妈妈马上收回放入包里,怕我弄丢了,这就更增加了“板票”的神秘感。
上中学时,学校离家远,妈妈为我办了一张学生“板票”,啊!太高兴了,终于有一张贴有自己照片的“板票”。这时我才知道:“板票”分单月、双月两板,所以大家叫“板票”,每月发不同的“票花”,单月“票花”贴单月板上,双月“票花”贴双月板上,每路车的“票花”也不同,“板票”只能本人使用,只能乘规定路线的公交车,每月使用次数不限。后来上初中二年级时,我被选为生活委员,其中的一项工作就是为同学订“板票”发“票花”。每当同学从我手中拿到漂亮的“票花”笑着说“谢谢”时,我真自豪。
现在科技发展,乘公交车不再用“板票”,而改用先进的IC卡,“板票”已退出大家的视线和记忆,但“板票”永远存在我的记忆里,永远载入大连公交的史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