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车快、票价低 哈尔滨市28条“长途”变身公交(转)
东北网6月21日讯 从2011年开始,哈尔滨市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截至目前已开通28条农村客运线路,覆盖、辐射42个乡镇560个村屯。
阿城的公交车。 19日下午4时许,延寿县延寿镇玉河中学教导主任栾焕秋,坐上“延寿镇——长寿山风景区”县内公交车。 这条线路在2011年改造成县内公交以前,是长途客车线路,每天三班,错过了要么打车,要么就留在镇里。 现在,线路有6台车,每30分钟一班,营运时间为每天6时至16时30分,线路长30公里,串联起20多个村屯。它的出现改变了乡村的生活节奏。栾焕秋说,以往老师们从镇里去学校,坐长途车肯定迟到,6个人包了一台面包车,每人每月150元。自从有了公交车,上班也方便了,一天车费只需4元钱,一个月也就80多元。 打开通道让村民赚钱 今年1月,尚志市开通“亚布力——雪场”公交线路,半小时一班车。出行方便了,乐坏了镇里的商户,他们可以轻松把商品送到山上雪场。“改造前的长途车,一天就12班车,还有定员限制,山上工作人员就好几百人,他们出行都不够用。现在好了,一天发车20多个班次,人多时还能加车。今年冬天,商户们肯定没少赚。”线路负责人说。 农村公交线路,无疑成了一条物流通道,推动县域经济变得活跃。通了公交车以后,菜农、菜贩们有车坐了,也坐得起了,“票价才4元,成本下降了,运菜就多了,菜农、菜贩都挣钱。”东华村一位王姓菜农说。 投入新型车156台 公交发车快、票价低,给百姓提供了方便和实惠。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副处长蒲武刚告诉记者,目前改造工作已投入新型公交车156台,运能增长近3倍,降低票价每年惠民近1300万元,近50万农民受益。“争取再用5年,对符合条件地区全部实现公交化改造,线路达到150至200条。”蒲武刚说。 不过推进并不容易。阿城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臣想开一条线路,可快3年了,仍没有进展,“要想改造,就得购买原有客运线路上的企业车辆,收回经营权,但一台就要120万,太高了。想通过股份制形式合作,人家又不愿意。”李国臣说的这种情况不在少数。此外,哈尔滨市对于改造的油补偏少,减弱了部分企业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