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xdhchch 于 2013-9-20 21:47 编辑
1986314 发表于 2013-9-20 16:09
低票价=低效率
北京做了很好地证明
北京为什么一直在做线路调整,为什么一直在撤线并线,缩线不都是低票 ...
济南两块钱的163167拉着椅子跑,是效率高?K39的效率比39高?
夸张点说,一百块钱一张票的效率肯定比一块钱高?
你可以说北京的票价低影响效率,我可以说济南的K系列因为票价高不能用月票而影响效率。你可以说北京的低票价导致很多人原本不用坐车,现在也会坐一站影响效率。我也可以说取消月票之后,很多人原本需要坐公交改成骑自行车影响效率。所以,问题的关键是现在没有人能说清楚票价到底多高才是合理的。这种情况下,只能拿其他城市的票价类比。当然,别人的也未必合理。但济南比大多数更加发达城市的票价还要高(何况是按照本帖中某些人的意见——取消月票刷卡也不用降价的情况下),起码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吧
何况,我个人理解,北京缩线未必就代表效率降低。缩线的大部分长线都有替代线路,与其让穿城长线堵在路上,还不如合理缩短保证线路间隔。一次直达倒是直达了,结果路上花费时间反而长了许多。37拆分前一片骂声,现在看看37和91的运行状况,反而比拆线前好了许多。并且,北京的缩线并不单单是为了增加刷卡量。
效率高低跟票价无关。高票价照样可以缩线。比北京票价高的上海今年大规模缩并线路就是例子。
影响公交系统的效率高低的最大因素是政府为市民服务的诚意以及对公交事业的重视,绝不是票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