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后小伙儿收藏公交车票五百余种(图) | | 作者:新报记者 郝颖 实习生 高若瀛 摄影 高若瀛 |
| 2013-09-20 天津网-数字报刊 | | 一张小小的公交车票根,在别人看来不过是报销的凭证,用完随手也就扔了。可对于小伙子马鑫来说,这些却是他10多年来悉心收藏的宝贝。如今,小马已经收藏了公交车票530余种,用他自己的话说,票根虽小,这里面的历史和故事可不少。
自小痴迷公交车
谈起自己的爱好,今年26岁的小马自称“打小就是公交迷”。1999年新开通的841路公交,不仅方便了他去姥姥家,更让他与公交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小马开始有意识地保留一张张小小的公交票根,那一年他刚上小学六年级。
从自己坐车留存到购买收藏,小马用了10多年时间从一个业余爱好者变成了行家里手。周末,他经常到古文化街附近淘宝,一开始是多听多学,而现在自己也能从纸张、颜色、字体、风格样式,看出一些车票的门道。
“目前我只收集咱天津的公交车票,保存比较完好的票根,并按照年代前后整理收藏在文件夹里。”小马拿出一个A4纸大小的文件夹给记者看,里边既有新中国成立前的“乘车券”,也保存着新中国成立后的“电车票”,以及后来的“汽车客票”和“公共汽车票”。
为收藏用尽“手段”
记者翻开其中一页,褐色的“叁圆捌角”、黑色的“肆圆”、绿色的“肆圆伍角”、橙色的“伍圆伍角”等,不同面值长方形的横版票根映入眼帘。而说起这套面值较完整的公交车票,小马颇为得意地说:“这可是我跟公交车司机要来的。”而要是平时逛古玩市场遇到自己喜欢的车票,说好话、厚着脸皮跟人家磨、用自己的票跟人家换,小马几乎是什么招儿都使出来了。
当然也有抹不开面儿的时候,小马拿出了自己的“最爱”,一张上世纪30年代的三联竖排版的有轨电车票。“这是我去年花了200多元淘到的,我说尽好话、套近乎,可卖家就是不便宜,但我真心喜欢就买下了。”小马表示,虽然这张票入手时间不长,却是他的藏品中“年龄”最大的一张。而为了收集这些小票根,这些年小马已至少花费了4000多元。
小小票根故事多
另外,记者注意到,很多泛黄的车票上清晰地绘有站点线路图。小马介绍说,天津的公交车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都印有类似的线路图;等到了上世纪50年代,除了“衞國保家”、“努力生産”等口号标语被印上票面,线路图也变成了文字提示;发展到后来就省去站名直接用数字代替。可以说,几乎每隔几年公交车票的样貌就会发生变化,这也是最让他痴迷、放不下收藏的地方。
小马还给记者展示了几套有特色的车票,“上世纪80年代,天津的公交车票出现过这种带保险的车票,票价旁印着‘保险费在内’;到了90年代中期,大量的广告出现在了车票上。”而记者还看到其中一张绿色的车票,竟写着驱蚊器广告语“菊花牌榄菊驱蚊药片,使您舒适度过夏天”。
10多年以来,小马已经收藏了530余种、660多张公交车票,从有轨电车到无轨电车,从燃油汽车到新能源车,这些车票可以说是整个天津公交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曾经年少的公交迷,现如今也已经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小马说:“我很庆幸能走进这个行业,让自己离公交藏品又进了一步。”
读者洪先生提供信息 奖66元
新报记者 郝颖 实习生 高若瀛 摄影 高若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