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希望掏些钱给居民建个公交站,然而由于不知道具体运作流程和条件,实行起来便遇到了各种困难,日前海淀西山村委会的“引公交上社区计划”在经历了六个月后出现了停滞。记者了解到,西山村委会遇到的麻烦是目前“社区通公交”工作中一种普遍现象。
■新建小区距离公交站远
“溪山家园”小区位于海淀区四季青,旱河路西侧。要想乘坐这段旱河路路上唯一一趟公交车61路进入市区,居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北走近一公里去终点站;要么向南走一公里去“海淀区残联站”乘坐。
除了旱河路以外,小区西侧杏石口路上也有一个包括347等路在内的公交车站,但是距离小区也有500米左右,而居民要想进入市区,还要到马路对面坐车。
小区所属的西山村委会陈女士介绍,该小区为回迁小区,住的以回迁农民为主,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该小区计划入住6000户左右,建成两年来已经入住了3000余户,“我们经常收到居民反映,希望能够搭上61路公交车”。
■居民建站建议交给公交公司
由于居民反应强烈,村委会决定与公交公司接洽,自掏腰包,在小区门口设立一个公交站台。今年6月份,陈女士揣着“建公交站”的建议信和村里的介绍信来到了公交总公司门口,希望到运营部反映情况。但当把信件交给公交的信访部门后,陈女士便陷入了等待之中。
“溪山家园”所邻的这段旱河路为双向四车道马路,两旁是绿化带。路西是一条干涸的河渠,路东与辅路之间是一个斜土坡。“这种情况你就没办法只设一个站牌,”陈女士说这种道路如果想增加设置车站,就必须要新建一个站台,以确保乘客安全。
这样村委会就必须要与当地的园林部门、河道管理部门、交通部门进行沟通协调。陈女士说,我们愿意筹一笔钱修建站台,可现在不知道应如何去申请,怎样和相关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真希望有人能给我们做个指导,如何操作实施,我们盼望能早日设站。
■公交部门:我们只能做补救工作
对于西山村委会遇到的难题,公交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所有希望公交上门的社区都必须要面对的难题。而公交部门所做的只能是确保通车,他们不可能负责与每个社区所在地的相关单位进行协调。“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补救性的。每个小区在建设之前都应该考虑公交路线的规划,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但是很少有小区的开发商能够这样做的,”这名工作人员说。
■线索提供/杨女士
相关链接
社区通公交需要三大条件
据公交部门介绍,社区通公交需要三大条件:具备符合公共交通行驶的线路;具备7000人以上的入住人口;社区开发部门或村委会提供配套场站。
如果社区条件都可以满足公交通车,居民可到北京交通运输管理局备案,收到小区要求通公交车备案后,相关部门就会派人员实地调查,调查完成符合条件准予通车后,开发部门或村委会就要和公交部门签订正式合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