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陈漠11”向本报“@天津日报记者视线”微博反映:“位于天津东丽区外环东路和祁连路交口位置是保障性用房区域,此区域已经形成大规模的居住区,唯一的公交汽车是817路,但是车间距时间长,打96196公交投诉热线进行投诉,给我回复:每天上午11点之前10分钟一班,11点之后20分钟一班,是国家规定的时间范畴;且11点以后此区域没有多少人坐车,不需要那么频繁发车。”该网友认为那些不上班的居民因为公交车间隔时间较长,出行不便。
接到反映后,记者马上联系了市公交集团。据运营此线路的公交四公司介绍,由于该区域有一处断头路还没有打通,因此目前开通的公交线路确实只有817路一条,但是间隔时间不会有20分钟这么长;好消息是断头路即将彻底打通,届时将增加途经该保障房区域的公交线路,而且目前817路已经开始换新车和加密班次,网友所反映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陈漠11”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个别现象,也不仅仅存在于保障房区域,在外环线附近新建的小区都有类似的出行问题,保障房又多建在此类区域。这样的问题在全国都曾出现。南京某地处偏远的保障房就因为没有公共交通配套,出现价格虽低也销量不佳的情况。广州媒体也报道过该市的某保障房小区离最近的公交站步行要20分钟,居民不得不坐郊县长途车换地铁,出行成本颇高的问题。居住在天津刘园保障房区域的李先生在刚入住时,也觉得周围公共交通配套很不便利。随着天津不断加大公共交通建设力度,不但开通了地铁一号线,而且有多条公交线路途经此区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交通网,仅地铁刘园站就有174路等5条公交线路经过。“现在出行方便了,去趟滨江道也不用一个小时。”李先生很满意。
建设较早的保障房区域之所以存在公交配套有欠缺的问题。也是规划经验不足,据市公交集团介绍,不少外环线附近的大型新建居民区在规划时,没有综合考虑公交设线设站的需求,沿途难找合适的位置设立站点,在终点站没有规划公交车站建设用地,导致跑了一圈的司机想喝杯热水、上个厕所都成为难题。随着保障房建设经验的增多,市公交集团也越来越重视解决外环线周边区域新建小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保障房公交出行难的问题也大为缓解。双港新家园等保障房区域做到了建设时即做好公交规划,留出公交站点用地,建设有利于司机休息的终点站。双港新家园入住之时,就开通了一条公交线,随着入住人数的增加,负责该区域的公交二公司不断增加车辆,加多班次,并增设公交线路,目前已有304路等四条公交线以双港新家园为终点站,满足了这里的居民到中心城区的出行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