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外表普通的面包车,在夜色的笼罩 下,成了拉运遗体的工具。 新闻背景
为了规范殡葬市场,运送尸体的车辆必须由当地民政部门统一安排调度,任何“民间运尸”都是非法行为。《沈阳市殡葬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接运遗体;第21条规定:不按规定接运尸体者,将由民政部门会同公安部门,依法扣押车辆,拆除遗体箱,并处以5000—10000元的罚款。
白天,它只是一台普通车辆;晚上,却成了运送尸体的黑车。3月23日,市行政执法局直属三大队八中队于清晨7时在东陵区殡仪馆门前截获了一台非法运尸车。清晨查获非法运尸车
从23日凌晨3时开始的4个小时蹲坑守候,甚至一度让在东陵区殡仪馆外的执法人员以为此次行动将落空。将近7时,执法人员突然发现,一辆前面悬挂白花、车牌号为辽K31381的松辽面包车缓缓驶入视野。凭着职业敏感,他们马上意识到其中必有问题!驾车司机是一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他下车环顾四周,见无人后将遗体卸下。这时,执法人员迅速上前将其控制住。经检查,该车不但属于“拉网普查”中的黑运尸车,还无任何营运手续。
面对执法人员的责问,该男子狡辩:“这车不是我的,我是替别人开的!”然而,一个细节就推翻了他的解释:贴在面包车后挡风玻璃上,用于广告目的手机号码正是该男子的,司机在事实面前低下了头。非法运尸成“肥活儿”
据了解,近几年,运送遗体逐渐成为一些人眼中的“肥活儿”。去年,这个项目的价格一路攀升,每具涨至400元。非法车主通常将遗体运至文官、德胜、东陵等地的殡仪馆,车型大多为面包车,极少数是农用货车。这些车辆平时用作其他用途,而夜间运送遗体时,就摇身一变,拉上黑绸、挂上白花,成为非法运尸车。
这些非法运尸车的背后大多有“中介人”作为运尸网络的核心。所谓“中介人”一般都是游荡在医院内,专门以此为生的人;其中有的“中介人”本身就是医务人员。这些“中介人”在病人死亡后,趁家属慌乱之际,主动向他们提供服务———“遗体必须赶快送往火化场,我马上就能帮你找车。”每揽成一次生意,他们可以得到100元钱的回扣。
非法运尸车也是被高额利益所驱动,最多每天拉10余具遗体。除去回扣款,一具遗体300元钱。粗略一算,每月车主仅凭此项收入,就可从死人身上挣取9万元。而在运送遗体过程中,车主大多会伺机高价推销丧葬用品———比如一口进价为80元的纸棺材,竟卖出200元的高价。非法运尸车藏隐患
非法运尸车多由报废车辆改装,车质差、不消毒,潜伏着安全和卫生的双重隐患;并且,这些运尸车多数没有专门的停车场,而是就近停在居民区里,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本报曾接到过读者反映,说居民楼下停放着运尸车,看着司机洗车时流下来的污水肆意横流,心里十分恐怖。另外,由于非法运尸车的存在,也为一些凶杀等非正常死亡的事后处理提供了渠道。
通过执法部门近一年的暗访、排查,目前,沈阳市内的非法运尸车已经越来越少,但仍有一些顽固分子铤而走险。在此,执法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不应擅自使用这些非法黑车,以免出现安全隐患,上当受骗。运送遗体不是一项私人行为和行业,沈阳市全部运尸车都由民政局统一管理,由殡葬管理处监管。本报记者姜虹/文张哲/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