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hljfengbo 于 2014-2-13 23:33 编辑
利用春节的机会回家,发现家乡的公交有较大变化。用手机简单拍了拍,清晰度一般,作为新人贴,望各位支持!
简单介绍下我所了解的。
80年代:线路并不多,我记忆中因为车少,3路和7路曾用过套跑模式,3路运营到终点麓林山后,风挡放个牌子再跑7路。1、3路曾用铰接运营。我记忆中好像是1路全部是铰接,3路一部分铰接,可惜没留下照片,很是遗憾!
90年代:铰接逐渐淡出,并换了新车,基本以四平为主。线路没有增加太多。
大概是2000年左右,鹤岗的公交改为个人承包。由两部分组成,大公交(百姓俗称“大客”)和招手停(百姓俗称“招手”)组成。2、3、4、6、7、8路是大公交和招手停共同运营(运营线路不完全相同),其他线路或由大公交或由招手停单一运营。1路是枣泥装DD6109S31,但没拍到。
2013年起,鹤岗公交开始有了较大变化,由于利益、招手停的安全隐患较大、招手停的服务态度等因素,随着招手停合同到期逐渐下线,公交公司购入了大批新车,涵盖宇通、中通、恒通品牌。增加或延伸线路(增加延伸的线路就是以前招手停的线路,如将原6路大客线路调整为26路,原6路招手停线路调整为新6路、原7路大客线路调整延伸为17路,原7路招手停线路调整为新7路等)。
目前,鹤岗公交在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比如报站器(报站器报站模式与哈市的14路相同,暂时没有冠名广告)和刷卡机(与哈市的卡机一样)安装的比较及时、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1、不规范。站名不规范(同样一站,命名不同,例:党校一站,就有几种标注名称:党校、国土局、中央蓝钻华苑。公交在实际运行中所停站与站台的标注有少许不一致)车辆不规范(一条线路,N种车混跑,乘客若不注意贴纸,会坐错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每条线路的运力不足时,公交公司会给各条线路同时加新车,使得车型很不统一)。再比如2014年1月新开22路,乘客对站台设置、线路走向等不熟悉,在站台标识不清,由于22路用的是2路、8路下来的车,所以部分贴纸等不清楚,导致乘客比较迷糊。
2、各线路末车较早。貌似是19:30末车。8路末车会晚一些,貌似是20点。
3、高峰时段运力仍不足。在高峰时段,一些区间客流量极大(毕竟招手停下线了,绝大部分客流涌向公交)应对方法除了在高峰时段加车外,可以考虑加开区间车或大站快车,不知道公交公司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4、公交刷卡无优惠,也是一元,另外,公交卡的办理与充值不是很方便,网点较少,所以公交卡普及度不高。
5、线路间隔不固定。因家在麓林山,我曾在麓林山站台看到同时来3辆8路,7路、17路、22路在麓林山的间隔非常不固定。(雪后路况因素,可以理解)
说了这么多,上图吧!
先是目前鹤岗公交的绝对主力——宇通,ZK6108HGC.分布在2、3、4、6、7、8、17路等线路。每条线路颜色不同。2路绿色、3路橘黄色、4路绿白相间、6路浅蓝、7路浅蓝、8路红色、17路浅蓝。其中8路略有不同,有一部分车后门在车厢中部,有一部分后门在车厢后部,另外8路还有部分大容量。 中通新能源,目前分布于1、7、17路。中通风采。 另有环路,环路用的是恒通CNG。还有部分旧车宇通。 站台站牌与站亭部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