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严寒时节,室外寒冷,乘坐公交车的市民明显增多,如果公交车间隔过大,乘客等车时间过长,寒风中等车人会很难挨。
近日本报接到多位读者反映等候公交车时间过长的投诉。王先生称:“我住在市区,但在滨海新区工作,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坐835路,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一到晚上835路就十分难等,有时一等就40多分钟。虽然等车时间长,但司机开起车来速度可非常快,而且该线路经常出现甩站现象,比如原本在大沽南路上应该走桥下辅路,在复兴门、钢丝绳厂停站,很多司机图省事就在海津大桥桥上行驶,桥下的两站就这么被甩了,如果桥下有乘客等车,等车时间不就更长了吗?”
接到市民投诉后,记者联系了835路车队,将情况反映给负责人。车队负责人表达歉意,表示会对司机按照正常线路运营加强教育管理,至于等车时间长的问题,其表示该线路正常运行间隔为20分钟,但如果路面有情况,车辆间隔就会变大,车队也会对发车情况加强管理。
读者张先生反映称:“我每天上下班乘坐855路车,以前几乎都是新车,间隔也很短,可不知什么原因,855路车是越来越破,而且发车间隔越来越大,经常一等就是40多分钟,这么冷的天乘客要等这么长时间的车,十分不便。”
接到反映后,记者晚9点20分在尖山宿舍站等待855路去往柳林方向,直到晚10点才等来一辆。转日记者晚8点40分再次在该站等待855路,直到9点18分才等来一辆车。车队负责人解释称:“现在855路运营车辆车况较老且线路过长,再加上现在车队内多位司机师傅请了病假,十分缺员,车队要求晚上发车间隔为20分钟,现在只能尽力按规定发车。”采访中车队负责人介绍,公交司机属于高强度工作,招员工十分困难。记者在乘坐9路、859路、676路等诸多公交线路时,都能在车辆的上下客车门处看见车队招聘驾驶员的招聘广告。
司机少加上车质老化,让乘客等车更是“难上加难”。近日本报接到多位读者反映15路车十分难等,每次等车最少30分钟,多则一个小时以上,好不容易把车盼来,车内已经“爆满”,根本就上不去了。
接到读者反映,记者多日不同时段在河北区狮子林大街上的望海楼车站察看,发现每辆15路车的间隔都在40分钟以上。在晚高峰时段,记者看到15路车进站时,很多乘客蜂拥至车门前,却发现已经“人满为患”根本上不去,只能继续等待下一辆车的到来。与15路情况类似的还有诸多“常规”线路公交车,例如17路、93路、96路、4路等。记者了解到,有的常规线路车只有几位司机几辆车“维持”运行,发车间隔有的多达1个小时。记者在津塘路的一号桥车站等17路,发现该线路运营间隔普遍接近1小时,且其运行线路与806路重复率高达80%。记者采访多位等车市民,他们表示白天对17路需求不是太大,但到了深夜,就能看出17路的优势了,别的线路9点、10点就没车了,而17路末班车一直到晚上11点还有车,所以11点之后居民乘车还只能靠17路。记者了解到,17路、93路、96路等常规线路车的优势就在于“早班车发车早、末班车收车晚”,这点优势十分便民,然而在其他时段,这些线路由于发车间隔过大,所以乘客很少乐意乘坐。采访中,很多市民向记者表示:“要想坐17路车,早班末班车最好等,最正点,其他时段您干脆别等。”1月29日晚7点30分记者在中心公园终点站等851路公交车,当时正值严寒,许多乘客冻得来回走动。将近8点30分,才终于等来一辆851路。830路也在此停靠,却已经有6辆车在此出发了。乘客们上车后纷纷询问851路司机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发车,司机表示不关他的事,他只是根据领导安排发车。
线路的运营需要有关部门科学规划与调研,通过记者多日走访发现,一些车辆的间隔大问题,主要原因是司机短缺、车辆老化等硬件原因;其次是人员管理、线路规划等软件方面原因,这更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合理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