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xj002 发表于 2014-3-28 23:34
这不是拿俩以前那种老式推土机改的吧。。。玩笑。。。
应该不是。东方红拖拉机的悬挂形式是简化轻量版HVSS(水平螺旋弹簧悬挂系统),这种悬挂曾经应用于大名鼎鼎的美制M4“谢尔曼”中型坦克(所有型号后缀为“E8”的M4坦克都应用这种悬挂。反之,没有"E8“后缀的M4坦克绝大多数没有使用这种悬挂——以色列的超级谢尔曼们是例外)。
HVSS悬挂的特点是两对(4个)负重轮为一组,安装于一个”月“字形框架上,”月“字形的中间横臂即为减震弹簧。整个一组悬挂组外挂于底盘之上。此外,托带轮独立于整套悬挂系统,单独安装于底盘上。
HVSS悬挂的优点是基本不会占用车内空间,而且整套设备位于车体外,便于修理和维护,且载重能力很好。但是缺点是小尺寸的负重轮使得高速状态下通过能力相对大尺寸轮较差(但是对高速越野能力要求不高的车辆无所谓)且造成车体有高又大,增加被击中的几率————不过这些缺点基本都是对坦克而言,对拖拉机没有这么些缺点。所以东方红拖拉机使用的还是轻量简化版HVSS悬挂系统(月字型框架强度减弱,同时负重轮采用辐条镂空式)
而这种”全地形车“的悬挂式采用每车每侧3对大尺寸负重轮。可以判断是克里斯蒂悬挂或者扭(力)杆悬挂————再考虑到克里斯蒂悬挂在苏制T34坦克车族和英制克伦威尔坦克车族之后基本不再使用,所以应该是扭力杆悬挂系统————而且不排除是弹簧扭杆甚至是液气复合扭力杆悬挂系统(就是在扭力杆上附加了液压或液气混合减震套筒)。
扭杆悬挂的特点是用交错布置的长长的扭力杆横向贯穿底盘下部,一端连接悬挂摇臂(摇臂另一端连接负重轮),另一端焊丝在车体上做固定端。依靠金属杆自身结构扭力做减震。不过考虑到扭杆容易被扭断,所以早期扭杆会在迎力面的轮(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轮)上附加弹簧套筒。之后随着车重增加则每个杆都增加弹簧套筒。演化到现在每个杆上都有液气混合减震筒(吐槽:什么时候公交车上也能用上液气混合减震啊!)
扭力杆悬挂系统的优点就是可以很好的降低车高,而且对越野能力要求较高或高速行驶要求较高的车辆能够很好的适应。缺点是占用车内空间,不便于修理,此外结构略复杂。相比”维克斯坦克“的维克斯悬挂(和汽车一样用减震片)、德国IV号坦克的”弹簧片悬挂“(一样也是用减震片,两对轮一组),M3/M4中型坦克的VVSS(竖直螺旋弹簧)悬挂、M4谢尔曼”E8“系列的HVSS悬挂。扭力杆悬挂维护相对较为繁琐。尤其是损坏后几乎要拆开整个车才能修理。(所以扭杆悬挂的制造要求就是”保证强大的可靠性),所以用于拖拉机这样的民用车辆较少,多用于对越野要求或高速要求较高的军用坦克装甲车辆。
用我做的模型补一下图来对比一下HVSS和扭力杆。
HVSS:
扭力杆:
顺便补充几种履带式车辆使用的悬挂系统:
维克斯悬挂:
保时捷悬挂:
弹簧片悬挂:
VVSS悬挂:
克里斯蒂悬挂: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