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46|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新闻] 北京小学生建议 共乘私家车走公交车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9 1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从西城区了解到,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陈相夷同学打起了“公交专用车道”的主意,她建议公交专用车道应允许共乘私家车行驶,提高道路的合理使用率,缓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
       据介绍,之所以会有“共乘优先”的想法,源于陈相夷暑期的美国之行。她发现,美国的高速路有的车道比较畅通,有的车道却行驶缓慢。而行驶畅通的是乘坐3人以上的共乘车道,这是美国在实施一项“共乘优先”措施,目的是鼓励人们共乘,从而减少车辆的出行。
       回国后,陈相夷开始研究“共乘优先”的可实施性。北京的公交车目前在3万辆左右,公交专用道有400多公里,这些道路的利用率如何?陈相夷利用暑期,在复兴门、宣武门和双井桥、国贸桥以及沙子口等几个地点进行了早晚高峰期实地观察。她发现公交车并没有充分使用公交专用道,还有一定的开放空间。
    陈相夷了解到,北京私家车已超过500万辆,而私家车一年的平均行驶里程为2万多公里,比欧美多出1万公里,使用率非常高。“这些私家车如果采取3人以上共乘的方法走公交车道,是不会给公交车专用道造成压力的,因为共乘车多了,道路上私家车就会相应减少,共乘车可以更好地行驶。”陈相夷算了一笔账:3人共乘,就会减少2辆车的出行,假设500万辆私家车同时出行,就可以减少大约300万辆私家车。而据陈相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市民对“共乘优先”表示支持,认为这种做法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同时也会为北京的环境治理作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4-7-9 15:44 | 只看该作者
纸上谈兵                        
3
发表于 2014-7-9 15:46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传说中的  孤立(仅观察局部)、静止(早晚高峰期)、片面(个性当共性)地看问题吧……
单是“陈相夷算了一笔账:3人共乘,就会减少2辆车的出行,假设500万辆私家车同时出行,就可以减少大约300万辆私家车。” 我就表示算不明白了。。

现在的小学生真是越来越厉害 = =
4
发表于 2014-7-9 16:53 | 只看该作者
富二代的思维伤不起
5
发表于 2014-7-9 17:12 | 只看该作者
完全没有可行性,你说共乘就共乘啦,怎么界定。
小学生你懂公交车道四个字的含义?
6
发表于 2014-7-9 19:37 | 只看该作者
熊孩子。exe
7
发表于 2014-7-10 16:15 | 只看该作者
记得说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道早高峰时车隔仅为12s,如果这种间隔仍允许共乘私家车进入,势必阻碍巴士运行
但是共乘车道这种设想很好,在北京实行的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北京的路通常都很宽……
也就是说,可以另开一条共乘车道,这种方法应该能有效地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同时,国外在合用车道的使用上已经有较成熟的经验,中国现在推行的话能少走不少弯路
不过,共乘优先实际上是对“公交优先”的妥协方案,在北京推行此方案最大的劣势在于其可能导致部分公共交通使用者出于经济、时间、舒适度之考虑转而使用私家车(即使是拼车,其占用的道路资源仍高于公共交通),反而导致交通压力上升
总之,要是北京公交不调价的话,其实真的可以试试这种方案
8
发表于 2014-7-10 17:07 | 只看该作者
被小课题逼出来的...
9
发表于 2014-7-10 17:20 | 只看该作者
肯定不会实现的
10
发表于 2014-7-10 22: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人家的成功都照搬过来 可行么 真是小孩子思维
11
发表于 2014-7-10 23:31 | 只看该作者
小孩愿意弄就弄,问题是大人用小孩的思维去治理交通,这个就有意思了……

有一定的开放空间,之后就推导出了没有影响。这欠缺逻辑。
另外,以北京的治安和人的心理看,没有之前约定明确的共乘只能是相当有限。何况共乘很多只是没车或限号的搭车……
500万同时出行,会节约300万,事实上那300万并未实际存在过。有点自我安慰的意思。
想绝对全程的共乘换乘次数势必增加,那还不济作地铁去……某些地方可能长时间都等不到共乘,因此全体共乘基本不可能,共乘数必然折减……该学生可没说是通勤高峰。

鼓励共乘不等于共乘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在共乘理想化建模或实测统计都未能作出的情况下,只是用定量的伪装实为定性的一说就被区里奉为圭臬实在滑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5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