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很眼熟呀 你的一堆观点本人一如既往地基本全部不太认同呢
1)目测电池续航力的问题不是127不走柳芳单环的主要原因吧,如果电池续航力真的不够用,为什么南段有网还要脱线呢?为什么崇文门不加一个由火车站到东单的单向转弯线网让电车多用一下线网,东单可是线状停车场,理论上频繁走走停停很消耗电池,目前127实际运营一圈累计脱线10公里,柳芳一圈仅4公里,但127的车辆用的是锂离子电池,续航里程为20公里,冗余量足够,且能随用随充,故70%的比例有过于主观夸大嫌疑。
2)请考虑北京交通路况的实际状况,坐过127非高峰时间安定门到宽街几乎全线堵车,电车和汽车都一样是一点点蹭过去的,交通路况波动很大,用时有可比性吗?夜晚空空荡荡的道路比末班车用时更有说服力。上海网友介绍过上海电车系统线网架线质量远远不如北京,各种飞辫子,拉坏架空,但气改电后的13路电尼车速也仅比汽车慢5分钟多而已,因此你说的差20分钟说法显然有借道路拥堵放大电车速度慢的嫌疑。电车50年前的的直行链式线网技术能支持60km/h的车速,这基本满足市区通勤的需要了,公交车旅速只有10多km/h,电车完全可以胜任。
3)少加了3站能快多少呢?都让红绿灯,堵车啥给等回去了……对于整体系统而言,这样的快毫无意义,更何况要快有地铁呢,北京道路高峰期拥堵时,最快的就是地铁,别说公交,私家车都有可能没地铁快,至少我的通勤路线私家车在高峰时段比【地铁+公交+步行累计换乘4次】还慢半小时……请不要刻意夸大127加站对道路的影响。
4)是上班族的话,通勤去王府井崇文门一般都是首选地铁M5,不管它104k还是127,唯一选择这个理由显然不成立。104k时代高峰也有地坛区间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什么还用说吗?堵车也不是127开通后才有的。学生上学时间比上班族上班时间要早1小时,自然地,上班族所遇到的道路拥堵要比学生遇到的拥堵要严重很多。
5)网友已经说了,不在赘述 即使是天然气燃料也并不是绝对环保的
6)这与电汽车无关,那是车辆,电池,线网问题了。有一些线路的电车脱线照样开启空调。请不要牵强附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