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祖国西陲的新疆伊宁市,这座宜居的边城,爱心涌动,正能量的传递,无时不在激奋我心的放飞;如诗如画的美景,民族团结大家庭的温馨,更能摄取人的魂魄。在这里日子久了,尤其喜欢乘坐新疆伊宁市公交车的那种感觉,不论是坐着还是站着,看到满车不同民族的乘客,脸上挂满祥和的笑容,我的心中顿生一种平和的熨帖。
每周闲暇之余,我都会心情愉悦地约几个“老伙计”乘坐公交车去著名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六星街逛逛,到人民公园、汉宾公园游览人文景观,或到州博物馆、汉家公主纪念馆、林则徐纪念馆寻觅历史的踪迹。我情有独钟地喜欢上了在公交车上一个多小时的来回,在人头攒动的车厢内,有浓浓醉心的民族团结的人情味。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从新华东路干货市场回来,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刚刚站定,只见旁边一位美丽的维吾尔族姑娘,拍拍她原先的座位,满面笑容地示意让我坐。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她就从容地走向后面了,我只好坐下了,但心里充满了感激。
2013年冬季的一天,我陪着老伴去友谊医院看病,那天乘车的人很多,我们站了一会儿,老伴感觉有点难受。在我们旁边一位戴眼镜的维吾尔族老人似乎看出了什么,便热情地拉老伴坐下,我们感到难为情,因为都是老年人呀。但那位老人用熟练的汉语对老伴嘘寒问暖,原来他是位退休的老医生。询问了老伴的病情后,他给了老伴一些有用的治疗方子,还提出了许多求医和保健的建议。下车时,他慈祥的微笑和满是关怀的眼神让我们感动至今。
还有一次乘车,站在一位刚牙牙学语的哈萨克族孩子旁边,他开心地看着我,挥舞着小手,终于发出清纯的声音:“爷……爷……爷……”他的母亲是一名教师,高兴地拍起手来,他笑得更欢了,车厢里的乘客都被他逗乐了。我更加感动,感动于这个小孩子喊了我一路的爷爷,更感动于双语教学从娃娃抓起,情不自禁地使我们沟通了情感,我连声地说:“巴郎,佳克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