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4亿张公交卡押金还剩多少成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9-26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陵人 于 2014-9-26 12:12 编辑

文章转自北京青年报

  每天,成千上万的上班族怀揣一张薄薄的公交卡四处奔波。公交卡里不仅有个人自愿存储的交通费,还有一笔强制交纳的10元至30元不等的押金。据了解,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押金总额超过10亿元。以每张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数额计算,全国公交卡逾42亿元押金。

    记者调查却发现,事实上,一部分押金以“运营”、“折旧”等名义被腾转挪移甚至扣光,最终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

    每天,成千上万的上班族怀揣一张薄薄的公交卡四处奔波。公交卡里不仅有个人自愿存储的交通费,还有一笔强制交纳的10元至30元不等的押金。

    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汇聚起来数目惊人。据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数据,全国有约4.2亿多张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据了解,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押金总额超过10亿元。以每张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数额计算,全国公交卡逾42亿元押金,如果存入余额宝,一年利息可达上亿元。

    大多数人认为,这笔巨款一直安静地躺在专用账户上“沉睡”,可以随时取回“唤醒”。但是,记者调查却发现,事实上,一部分押金以“运营”、“折旧”等名义被腾转挪移甚至扣光,最终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

    数亿押金层层被“截留”

    还剩多少成“谜”

    据北上广三地公交卡公司最新数据,仅三地目前在用的有押金公交卡约分别为4100万张、2900万张和1300万张。记者从三地公交卡公司了解到,按每张卡20元押金计算,保守估计,仅北上广的公交卡押金总额已逾10亿元。

    押金存在哪里?目前,各地对押金的管理没有统一规范,但普遍在合同中约定:公交卡的所有权属于公交卡公司,持卡人租用卡需预付一笔现金,押金归持卡人所有。按上海、厦门等地的规定,押金需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上海市公共交通卡管理办法(修订)》等地方规定还明确,押金用途只限于退还卡押金。

    不过,在实际中,属于消费者的这笔资金,并没有安全地“躺在”公交卡公司的账上。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押金正层层被“截留”甚至挪作他用:

    直接充作“运营成本”。温州公交卡公司也曾回应,押金可用于公交系统维护。记者了解到,这些地方的押金实际多被用于卡的采购、发行联网等投入。

    借各种收费之名逐步“截留”。有一些城市以收取折旧费、维护费、磨损费的方式,每月扣除部分押金,直至全部“扣光光”。

    比如,“苏州通”卡除了每张要交40元押金,每个月还要收取1元钱的维护费,三到四年的维护费就等同于押金数额。类似的还有“出租版”的深圳通,也要每个月扣0.5元租金。此外,浙江舟山则规定,退卡时需抵扣一笔“折旧费”,一年的折旧费是4元。换算下来,只要超过5年,押金就完全被“截留”。

    押金产生的利息更是一部分“无主”巨款。仅广州,截至2013年底,羊城通卡账面累计产生的押金利息就达800万元。而押金利息的去向,各地从未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

    遗失、损毁公交卡的押金无处追寻。每年都有大量公交卡被不小心遗失,随着“遗失”的还有押金。29岁的白领周雪原说,由于工作需要及多次搬家,自己近年遗失6张公交卡,损毁的还有两三张。“几百块押金等于‘白送’给了公交卡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经过层层“截留”,押金可以悄然进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在许多地方,押金余额有多少往往成了一个“谜”。

    管理十分混乱

    账户资金甚至被“赠送”

    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律师协会公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吴冬认为,押金是消费者为获得用卡权的预付款,是质押担保的一种形式。而根据《物权法》中对“孳息”性质的解释,押金产生的利息也应归所有人。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和公交企业对法规、合同约定置若罔闻,甚至以填补公交系统“运营成本”之名,把押金当成了一项“收费”名目。

    标准自订,高低不均。一张薄薄的交通卡,各地押金标准各异,最低10元,最高达四五十元。面对多年来的公众质疑,各地公交公司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比如,上海、广州此前沿用30元的押金标准,经审计后均降至20元。而在公交票卡原本不收押金的郑州,2002年后却开始按30元的标准收取。在当地发展计划委员会的批复中,其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

    财务紊乱,管理失职。“在很多地方的公交卡公司,押金有多少,利息用在哪里,对公众还是个不公开的‘谜’。”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说。

    浙江省温州市审计局去年在专项审计中发现,该市公交公司从IC卡收入账户中提取193.53万元,挂账其他应付款账户赠送给了“有关部门”。

    但在实际中,“既收押金,又再收费”却很普遍。记者在无锡市物价局2004年的批复中看到,该市的“太湖交通卡”未获准收取押金外的任何额外费用。但此后,卡公司开收了每月1元的折旧费,以及高达8%的退款手续费。

    公交卡押金没有统一规范

    企业依据不同地方批文

    据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彪介绍,目前,各地的公交卡公司均自行采购IC卡,押金标准大多数是企业参照其他城市水平。上海一家IC卡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多数城市公交卡采用的主料是塑料、纸张和磁条,近年工本费普遍降至10元以下,批量销售仅为每张6至7元。

    据了解,随着IC卡技术发展与普及,成本急速降低,许多城市现行押金标准已远高于卡工本费。北京市一卡通公司等企业透露,20多元的押金中,一卡通的采购成本只占45%,注册用软硬件系统及相关费用约占30%、发行费用约占8%。

    “消费者的押金不能让一两家企业自行处置,归属不明确的资金也应当上缴公共财政再用之于民。”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认为,押金应当只是交通卡工本费,所谓的其他“运营成本”应属企业自负盈亏,不能借机乱收费。

    《集成电路卡应用和收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硬件及网络设备、应用软件等建设费用和管理费用不得通过收费解决。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红昌认为,企业应当定期公示押金明细接受监督,不能借押金及收费之名,大量占用属于社会公众的资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9 05: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