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地图”曾经也囧过
冯德鹏介绍,他之所以决定记线路和站点,是因为之前遇到过囧事。刚开始驾车那一会儿,有一位乘客上车后问他和平医院在哪儿? 冯德鹏莫名其妙地回答:“在和平路上!”结果这位乘客坐错了车,走错了路,“还有好几次都给人指错了路。”
冯德鹏对此十分懊恼,身为公交司机,为乘客指对路,是最基本的服务,“而我却坑了人家,实在不应该!”于是,冯德鹏私下里努力熟悉131线路周边的线路情况,“最起码,我的线路周边情况我都了如指掌。”经过一番苦练,他再也没有指错路。
但没想到新问题又来了。冯德鹏所驾驶的131路公交车,途经四个车站,乘车的外地人居多,“这些人对石家庄陌生,去哪儿的都有。而我对全市线路和站点了解不多,很多时候还是答不上来啊!”
于是,冯德鹏又开始掌握全市所有公交线路和站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出神入化”的成就。
也就是因为在工作岗位上追求自我完美,冯德鹏曾荣获“市级劳模”“首席工人”的称号,同时也被大家称之为 “公交活地图”。在近两年的公交司机技能大赛他连获冠军,而在展示技能时面对大家的问题,都能准确地给出答案,于是同事们不仅管他叫“活地图”,也称呼他为“一口清”,更是大家的学习模范。
“一口清”是这么练成的
前些天的无车日,冯德鹏上街给乘客指路,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赞赏和认可。王先生表示,他的这个绝活,难度很大,能做到所有站点、线路问不倒、难不住,真的不容易。
“只有一心钻进去,才能记住更多!”冯德鹏说,起初他就是记公交指南,不过在回答乘客问题时,有时候会忘掉。后来冯德鹏总结出来,“纸上谈兵啊,毕竟我是按照公交指南背的,记忆平面化,所以记得快忘得也快!”冯德鹏最终决定采用立体记忆法,也就是实地走访。那几年冯德鹏下班坐其他线路的车,慢慢地脑子里就形成了一幅行车地图,“这种记忆不容易忘,想起了线路就能想起站点!回答指路问题时,我的脑子里往往就是一幅活生生的地图,所以给出的答案肯定错不了的!”
有时候,冯德鹏骑自行车去转线路,“比乘坐公交来得记忆更深!”为了加深记忆,他还绘画石家庄公交线路图,实地走访加画图,记忆效果更明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