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报道,在上海地铁第三运营公司,有一个地铁司机的“奥斯卡”奖—“金手柄”奖,凡是安全行驶里程超过20万公里的驾驶员均被授予“金手柄”。从2012年起,至今已有三批共70余名司机获得这一殊荣。该举措为提升地铁司机责任意识、推动地铁安全运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地铁第三运营公司负责地铁3号线、4号线、7号线以及16号线的运营,共有驾驶员760多名,平均年龄25岁左右。说到地铁司机,不少市民都觉得“地铁不就是自动发车自动停,司机只是按下按钮”,其实不然,地铁驾驶过程中,预案处置不得当、乘客上下车监护不力、信号道岔没有确认等种种因素都会影响安全行车。三公司工会主席杨雪峰告诉记者:“在我们的驾驶员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手柄轻四两,责任重千斤"。”
为提升驾驶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从2012年起,上海地铁三公司设立了“金手柄”奖,表彰安全行驶里程数超过20万公里的列车驾驶员。20万公里是什么概念?据该公司相关人士介绍,以3号线为例,每位驾驶员的平均行驶里程每年为27000至28000公里,如果要达到20万公里的目标,必须经过7年半的时间才能实现,如果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则重新归零。
记者了解到,“金手柄”奖设立至今已表彰了三批驾驶员,共计70余人,最高的安全行驶里程达到28万公里。其中年龄最小的是1988年出生的耿思文,尽管才20多岁,他已在岗位上工作了整整8年,是3号线上的一名“老司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非常热爱工作,当与他同批进公司的同学都升格为班组长时,他仍坚守在一线驾驶岗位上,开好每一班车。29个车站往返,无数次重复着举起放下的动作,他不仅不觉得枯燥乏味,还总结出了“勤、细、恒”三字工作法。
上海地铁第三运营公司还将“金手柄”奖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孵化器。林华是第一批“金手柄”司机,通过自身努力又取得了高级技师称号,去年公司成立了“林华工作室”,期待他将工作经验传授给新进员工,并在自己擅长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