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沪杭磁悬浮谈判突遭寒流。来自德国的消息称,中德沪杭磁悬浮谈判已进入微妙时刻,中国国家磁悬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祥明在德国发表了观点:“再不行这条线就不建了”。
6月6日晚,记者与同济大学一位了解内情的专家取得联系。同济大学这位专家称,“谈判很艰难。”据了解,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参与了谈判的沟通工作。据同济这位专家介绍,该项目中德两国有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德国政府给予支持,成立合资企业经营,相关设备、零部件则要大部分在中国生产,德国生产的比例占10%。这是中方所希望的。二是中方付费购买技术使用权,然后自行建造。这是德国更倾向的。
然而,双方在两种合作模式的选择中利益点显然各有诉求。据上述专家披露,“德国政府在目前的谈判中,不愿以转让技术为代价,换取沪杭磁悬浮的建造权。”合作的第二种模式,即付费使用磁悬浮技术则被中方否决,因为中方认为其开价过高。
沪杭磁悬浮于今年3月通过国务院批准立项,当时媒体报道称,该线全长175公里,工程概算350亿元,时速450公里,2010年前建成。
6月7日,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基础项目处副处长柴贤龙表示,国务院3月批准立项的时候,批准的是沪杭磁悬浮交通项目建议书,是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而决非外界所说的“开工阶段”。“既然是可行性研究,就有可行、不可行两种结果。”“但不是非建不可,并没有开工的时间表。”
上述同济专家则认为,即便不上磁悬浮,也还有两套替代方案:一是建沪杭高速铁路,32分钟到达杭州,和磁悬浮的28分钟相差无几,但造价低很多;二是采用国产的磁悬浮技术,开始时速可达350公里,然后仿照现有铁路提速的办法,逐步提速至450公里/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