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李氏家族作为章丘的望族,历来在章丘志书上多有记载。据1931年修《李氏族谱》记载:早在元末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李氏由河北枣强迁至章丘茂李村。这要比明洪武年间开始的第一次大移民早30多年。这就是说,早在元代,河北的枣强就已经成为移民迁出地了。到了三世祖秉礼公亨鲁,少年时与明太祖为布衣交,幼读儒书,品端学粹。洪武二年,特旨征授左正言,浩授谏议大夫,封赠二代。时近至尊,枢密军机,均得参赞。后殁于官,诏遣御前大臣抚柩归里,葬于祖莹西。清咸丰初年(1855年左右),创建宗祠,距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了。 李氏祖墓占地26官亩(约1.73万平方米),遍植柏、柿、青桐、海棠,取“百世同堂”之意。祖墓旧址现仍保存有李氏一世祖净渊公神道碑一座。 祖墓东南为李氏宗祠,占地约2000平方米,分前后院。据《李氏族谱·宗祠记》记载:宗祠前有大影壁,左右各有木栅便门。门上有横匾,左“木本”,右题“水源”。过影壁西侧有大青石,平坦如床,人呼为“卧龙榻”。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微时在此牧牛,夏日尝偃卧其上,枕杆仰卧,舒布四肢,如“天”字之形。朱元璋登九五后,石突绽一角如蟠龙婉蜒,远近来观,叹为奇异,因共呼为“卧龙榻”。石上原刻有“卧龙榻”三字及诗二首,其一曰: 补大遗剩饱风尘,流落簧偎獭水滨。 光武钓台休艳羡,牧人下榻有前因。 另一首曰: 弄笛归来戴月明,脱蓑堰息像‘天’形。 人龙飞舞石龙现,霖雨苍生颂太平。 李氏宗祠5间,均带抱厦门,门窗上有吉祥雕花;青砖黑瓦、飞檐翘脊。在正门上方悬挂“李氏先祠”匾,过大门有甬路直接过厅。过厅面阔12.5米,进深8.5米,高6米,前后门相通。过厅前植苍松翠柏,两边各有拱门与后院相通。在大殿的前面左右两侧各有一棵高大松树,让整座建筑显得古朴肃穆。 最能体现李聃“老子”思想文化内涵的是宗祠两边的匾额,东拱门匾额刻“柱史遗迹”、“迪维前光”。柱史就是“柱下史”的简称。有多个含义,一般指侍郎等朝官。有时指御史,特别是汉以后的御史。因其常侍立殿柱之下故名。如唐朝严维的《剡中赠张卿侍御》诗:“早列月卿位,新参柱史班。”唐韩翃《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少年兼柱史,东至旧徐州。”但这里柱史是指老子。“柱史遗迹”、“迪维前光”,就是说李氏家族与李聃“老子”为一脉,老子的思想希望李氏后昆继续发扬光大。 西拱门匾额刻“世德作求”、“紫满函关”,也引用了历史典故,即东来紫气满函关。“紫”指紫气东来,“函关”指函谷关,在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在屏障中原的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传说老子化胡西去流沙道,经此关前,关吏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同“紫气东来”。老子在此为尹喜作《道德经》五千言,从此德行天下。秦王赢政曾雄居此关,横扫六国,完成华夏统一大业。秦时的函谷关已湮圮,如今所保留的是河南函谷关。为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朴主持建造,杨朴有功,封将梁侯。描写函谷关的著名对联有: 胜迹漫寻周柱史, 雄关重睹汉楼船。 显然,李氏宗祠的修建者李氏族人对“周柱史”、“汉楼船”等都十分熟悉,整个建筑内涵体现了“老子”的思想,也仿效了函谷关匾额的深邃内涵,十分有意义。 两拱门内俱有龙爪槐,枝干盘屈,宛如虬龙。传说朱元璋在茂李放牛时,端坐其上,对同伴们说“我坐龙墩了。”其他孩童欲上却怎么也做不上去。1982年,该龙爪槐被济南市林业局确认为济南市龙爪槐之冠。 在院北,后堂5间,正中悬“百世同堂”匾。堂内供奉祖先木主。堂后墙及两山均竖立屏,书历代昭穆名讳。厅堂东山有便门通守祠役住所。并有向北后门可达祖墓,每逢祀事,往来便利。宗祠现为茂李小学,过厅、拱门、后堂、卧龙石均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