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嘉绍大桥等一批交通重点项目的建成,不断缩短着嘉兴与杭州都市圈城市的时空距离。而在嘉兴内部,城乡公路的界线逐渐模糊,掀起的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战略,均领跑全省。
昨日,“交通共建城市共联——2015聚焦杭州都市圈”大型联合采访团走进嘉兴,实地体验嘉兴内外的交通融合之路。
周边城市60分钟互通
去年4月16日,总投资146亿,全长43.6公里的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开通运营,在杭州湾形成“一湾三通道”的交通格局,这也是我省首条水底高速公路。
钱江通道开通后,萧山区至嘉兴地区平均可缩短里程25公里,减少行车时间15分钟;绍兴至嘉兴地区平均可缩短里程19公里,减少行车时间11公里。
开通一年多时间来,钱江通道在杭州都市圈交通格局中的作用开始显现,嘉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凌飞表示:“该工程已有效缓解沪杭甬公路,特别是易堵的钱江二桥和下沙大桥的交通流量压力,日均车流量在3000到5000辆之间。”
据嘉兴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处主任郭林园介绍,至2014年末,嘉兴已实现了各城镇15分钟上高速、各中心城区间30分钟直达,与周边城市之间60分钟互通的“15360”目标。
城乡之间界限模糊
在嘉兴城乡公路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界限。海宁市内的县道海宁大道已达到一级公路标准,30米宽的绿化带,干净整洁的路面,其品质不输于国道和省道。
在嘉兴,农村公路也拥有与城市道路一样的标准,嘉兴按千户以下新社区建设三级公路、千户以上新社区建设2级公路标准,实现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目前,嘉兴市中心城市到各副中心城区均有两条及以上城际快速通道,相邻新市镇之间公路均已达2级以上标准,相邻新社区之间均达3级标准。
嘉兴的农村公路也在全省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目标,第一个全面进入养护时代,省级文明农村公路数量全省第一。
市内“村村通公交”
除了道路互通外,嘉兴的公交一体化战略在嘉兴融入杭州都市圈,打通城乡交通壁垒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嘉兴在我省率先改革城乡客运管理模式,打破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局面。目前,嘉兴的“五县两区”已全部实现城乡公交集约化经营,全面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惠及全市450多万百姓。
目前,嘉兴全市827个建制村,已全部实现设有公交始发站或距离村部两公里有公交站,通客率达100%,实现了“村村通公交”。
此外,“嘉兴镇村公交标准化服务试点项目”,近日获得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入选2015年第一期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
嘉兴还打破传统线路许可模式,不断参与都市圈其他城市公交网络建设。据了解,仅海宁市就已开通17条城际公交线路,其中与杭州相连的有12条,每年来往杭州有140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