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公共小型巴士
公共小型巴士(Public Light Buses),简称小巴(Minibus),俗称Van仔,是核准载客量为16人的小型客运车辆,作为巴士和铁路的辅助及接驳交通工具,「坐Van仔」可说是香港独特的文化。 现时香港法例规定每辆公共小巴座位不超过16个,而全港的公共小巴数目自1976年开始限定为4350辆。根据小巴客运营业证类别,公共小型巴士可分为红色小巴及绿色专线小巴两种。红色小巴(Red minibus),俗称红Van,正式名称为公共小巴(非专线)服务(Public Light Bus (Non-scheduled) Service),又称公共小巴,主要运载愿意付出较高车资,以换取较巴士灵活及舒适服务的乘客。截至2015年6月,全港有1181辆红色小巴。线路多途经老城区或者新界郊区,服务路线、服务时间、班次和收费并不受政府监管,在恶劣天气下大幅坐地起价亦不违法;话虽如此,随着行业发展,不少红色小巴路线已由商会或小型公司统筹,有固定的路线、服务时间、班次和收费,传统的谁都可以进去跑的“公海线”已经很少,但服务详情会因应各种情况而作出更改,例如塞车时可以转用交通较畅顺的道路前往目的地。乘客乘搭红色小巴时,多半于下车时才须缴付车资,大部分不可使用八达通卡,提供找零服务。专线小巴,正式名称为公共小巴(专线)服务(Public Light Bus (Scheduled) Service),又称绿色专线小巴(Green Minibus-简称GMB、或Maxicab),俗称绿Van,主要作用是辅助集体运输工具,为乘客较少及不适宜载客量高的交通工具行走的地区提供服务。跟泛称为公共小巴的红色小巴不同,绿色专线小巴的运作受到运输署的监管,须按固定的路线、班次和收费提供服务,跟“无王管”的红色小巴完全不同。截至2015年6月,全港有3168辆绿色小巴,行走350条路线。线路多为微循环线路。专线小巴以港岛、九龙、新界三大区划分,各有其编号系统。跨区或过海路线以招标时之所属地区分配编号,并会避免编号相同的路线于相近地区出现。客运营业证证明书上则以H、K和N为编号起首,例如港岛专线小巴1A线会显示为H001A。一般编号数字相同的路线属支线、参考线或同一批招标的路线,由单一营办商经营,但如中间涉及经营权转让,或会改由不同业者营办,例子有新界90M和90P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