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aizhou.com.cn/news/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151116/4437e69864d817b35d2a38.jpg)
11月6日15时45分许,温岭市中华路与曙光路交叉口,公交专用信号灯绿灯亮起,一辆公交车通过公交专用车道驶出路口。 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矛盾突出,拥堵现象严重,路网交通负荷度存在着不均衡。如何均衡交通,减轻拥堵状况,科学、实时自动检测道路流量、流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合理诱导交通,建设道路运行指数系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建立道路运行指数系统,采集积累历史数据用作相关规划、分析组织控制、评估的数据支撑是当前科技治堵的一项重要工作。”温岭市治堵办专职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洪妙川介绍,在建成道路运行指数系统的基础上,该市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及专用信号相位控制,将原左转或直行的一个进口道改为可变进口道,体现了公交优先的策略,大大提升了路口通行能力;同时,封闭不合理中心开口、渠化交叉口、实施信号绿波控制,实现城乡干道提速。 智能交通让城市干道更畅通 去年,温岭市投入450万元,建成道路运行指数系统一期工程。今年,温岭实施二期工程,进一步完善运行指数系统平台,做好流量、流向与信号配时参数的匹配、优化,提高有效绿灯时间利用率;建立路网LED诱导屏发布系统,实时发布路段的交通拥堵指数,实现诱导交通的目的;同时,将在“智慧温岭”、“温岭交警”微信公共号、互联网等平台,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系统。 “道路运行指数平台每隔三分钟更新一次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在路面的17块诱导屏上发布,实时引导驾驶人根据沿线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为广大市民量身定制快速、便捷的出行交通情况咨询和出行线路选择。”洪妙川说。 同时,在道路交通指数系统的基础上,对交通流量、路口流向数据进行积累和综合分析。这些数据为路口渠化、信号配时参数的设置提供数据支撑。今年,温岭对中华路五个路口的绿波信号控制及配时参数进行优化,减少交通延误。 数据显示,通过运行及采集数据的综合分析,已建成的四条主干道在交通流量同比增加情况下,平均速度、拥堵时间等指数有明显好转。城市道路通行速度由25公里/小时提升到36公里/小时以上,城西大道和大石一级区间平均通行速度达到限速值的80%。 洪妙川说,这些数据的运用,为温岭明年治堵寻找拥堵路段、拥堵点指明方向,同时还为明年治理成效评估打下数据基础。 公交车路口信号优先 2013年、2014年,温岭在单向三车道以上的城市干道路段设置公交优先车道,规定早、晚高峰时段为公交专用,但公交车过信号灯路口时没有优先措施。 “温岭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道路交叉口,要体现公交路权优先,提高运行速度,交叉口的公交优先措施尤为重要。”洪妙川介绍,为此,温岭在市区的三个路口设置公交专用进口道及专用信号相位控制。 这一举措减少公交车等红绿灯排队长度,根据公交车到达率,可以提前绿灯放行,确保公交车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均能通过路口。经查询公交GPS数据,工程前后,途经中华路路段的1路公交在同一时段平均速度从今年1月的27.4公里/小时提升到现在的29.3公里/小时,提高了36.9%。 此外,温岭还在交通流量与流向呈现周期性明显变化的三个道路交叉口,创新设置可变车道。将原左转或直行的一个进口道改为可变进口道,设置LED车道指示牌,根据左转交通流量周期性变化规律设置左转、直行可变车道,缩短左转或直行绿灯时间,减少高峰排队长度,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同时,对路口闯红灯抓拍系统进行升级,满足可变要求。 九龙大道中华路东进口是其中一个设置可变车道的路口,由于行政服务中心、银泰百货位于其东南侧,下班高峰左转需两个车道,周六、周日下午需两个车道,平时一个左转车道可满足。 11月6日15时50分许,记者在该路口附近看到,此处的一个直行车道被改为可变进口车道,并设置了LED车道指示牌。此时,因为还未到下班高峰期,可变车道仍供直行车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