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人们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拾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读书的人阅读,继续一段书香漂流。这种不需要押金,无借阅期限,好书共享的方式,让知识因传播而美丽。15日,记者在吉ah3075的2路公交车上见到了这个移动的图书漂流馆。乘客可凭借阅卡借书、还书,不需要任何手续,成为长春公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日,记者在终点站长春站登上这辆带有书香气息的公交车,记者注意到,在司机座位后面有一个小书架,整齐放着5本书,包含文学、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驾驶这辆车的五星级驾驶员单静敏告诉记者:“车队把我驾驶的这辆车作为试点,进行图书漂流测试,明年将在全车队推广,每辆2路公交车上都将安装一个书架,每个书架存放8本书,乘客可随意挑选阅读,只要在借阅卡上填好相关信息,按照书上留下的地址及联系电话,在一个月内归还就可以了。车队会根据乘客借阅情况和乘客反馈的意见,及时补充新书。”单静敏说,为了使每本图书的传递者都能了解到书的漂流(传递)信息,看书的人需要尽的义务就是到驾驶员那里登记信息,在书上的标签写下“漂流号码”。车队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根据图书漂流情况撰写阅读记录,在半个月左右通过电话了解借书人的阅读进度,并提醒乘客在一个月内归还。这样,参与该书漂流的书友就可以在网上、电话里或聚会中相互沟通、交流。长春公交集团北达汽车公司2路车队队长石宪卫告诉记者,在他们试漂流的半年中,虽然也存在图书丢失或被私藏的情况,但这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能及时归还,分享图书漂流的快乐。
为了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2路公交车在车厢中建立了一个小型借阅室,为乘客提供阅读天地,同时又是对借阅乘客道德修养的考验,漂流知识和文明的同时,传递司乘人员的诚信和友谊。
2路公交车五星级驾驶员单静敏正在整理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