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8日上午,保山中心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包保责任暨车辆收购协议签订推进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领导小组组长王力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对落实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六包六保”责任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要分门别类开展好包保工作
市委市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所涉乡镇(街道)和包保责任人要围绕公交车主的现状是什么,用系统化、结构化的思维,对部分“抱团”、“建群”抵制改革的车主及驾驶员,采取“因车施策、逐一突破”的方式,分析现状成因,做通思想工作,讲清政策标准,使有意向签订收购协议的车主加快签订,等待观望的转化签订,抵触拒签的逐一化解,找准工作突破口。
二是落实好两个责无旁贷
部分车主抵触的主要原因是利益受损,本质在于私下非法买卖公交线路经营权。政府对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打击非法买卖线路行为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政法、公安部门和涉及乡镇(街道)要理直气壮,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坚决打击私下非法买卖公交线路经营权的行为。
三要坚定信心推进改革
要明确告知车主及驾驶员,市委政府推进改革的方案、政策和时间不变,请其在规定时间内尽快签订协议,避免损失,确保12月8日21:00前有签订意向的19户车主签订收车协议,10日晚完成任务的50%以上;各包保责任人要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包保工作,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全面摸排“重点特殊人群”的有关情况,研究提出系统的帮扶化解方案,严防过激行为和极端事件发生。
四是宣传教育和重点打击相结合
由政法、公安部门成立专案组,对私下非法买卖公交线路经营权的行为立案调查,追缴违法犯罪嫌疑人的非法收入;对串联、散布谣言的人员要坚决打击;对在非法交易中的受害者要提供法律援助,鼓励大家通过诉讼途径挽回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