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一辆35路公交车变身“音乐巴士”,正式上路运行。车厢内的6台环绕音箱将会循环播放21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更加奇妙的是,这些音乐作品是由南艺的73位学生根据抽象绘画“脑补”创作出来的,最终由驻地南艺的英国音乐人米拉混音、剪辑而成。今天起到4月份,南京市民都有机会乘坐这辆35路“音乐巴士”。
国内首个“声音美术馆”
昨天下午4点,记者登上改造过的35路车,从南艺发车。一上来是旋律优美的钢琴曲,几分钟后切换成京剧快板,紧接着又“穿越”到空灵的现代音乐,之后再来段南京白局,轮番变化的音乐不禁让人感叹,乘坐公交也能这么“文艺范儿”。
记者了解到,这辆35路是全国首个“声音美术馆”。车上播放的音乐是由英国多媒体艺术家、音乐人、表演者米拉·卡里克斯和73位南艺录音专业与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生一起创作的。米拉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二十多幅抽象绘画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编写曲目。最后,米拉将21首音乐作品混音、剪辑成时长1小时左右的音乐作品。这样一来,美术作品不仅仅是在展馆里等待着西装革履的看展人,而是化作音乐悄无声息地潜入人们的生活中。
为什么在这么多公交线路中选中35路车?据活动中方协调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老师高雷介绍,因为35路车是电动车,引擎噪音较小,可以保证播放效果,并且35路穿越主城繁华区域,更多乘客有机会乘坐。为了保证音乐播放效果,公交车内还特地加装了6台环绕音箱。
乘客惊喜“这辆公交会唱歌”
昨天下午,马震宇阿姨从鼓楼站上车,她幸运地成为“音乐巴士”的首名乘客。“下班的时候,很多人会感到疲惫,听着这些音乐,可以放松放松。”马阿姨还建议,要是能放点古筝和邓丽君的歌就更好啦!
“这辆公交会唱歌!”乘客余婕和朋友一上车就感觉到这辆公交不一样。无论是空灵的电子音乐还是轻快的钢琴旋律,余婕都很喜欢。不过,采访中也有老年人表示,公交本身有噪音,再放音乐可能有点吵,接电话的时候很难听清楚对方讲话。
米拉希望,当市民乘坐这辆35路时,可以与音乐互动,一边聆听,一边“放空”,别再低头玩手机打发时间。
35路“音乐巴士”仅有一辆,从今天起至4月6日,将在早上9:00至下午4:00按照正常班次运行。
音乐公交,遇报站怎么办?
市民或许会有疑问,音乐一直在放,那遇到报站时怎么办?从记者昨日体验的情况来看,虽然公交运行的时候音乐一直在播放,但是乐曲是搭配着播放的,时而高扬,时而低沉。在报站的时候,音量很小,几乎就听不见了。所以,乘坐音乐公交,报站并不受影响。 李晨
南京曾经“亮眼”的特色公交
记者从公交爱好者任先生处了解到,目前在南京的公交线路上,想找到“有特色”的公交车并不容易,34路博爱线算是相对比较特色的一条线路。
他告诉记者,因为是到中山陵,34路车就有了“小名”博爱线,而车内也会有些民国风的特色装饰,但是并不明显,“要说特色,我印象中最有特色的还是现在在南京已经找不到的两种车,一种是双层敞篷车,另一种是‘木头’车。”
说起双层敞篷车,他告诉记者,那是在2000年左右,当时的雅高巴士公司在旅游线路上投放了唯一一辆双层敞篷车,“当时好多市民觉得特别新奇,专门趁天气好的时候坐在上面吹风看风景。”但是任先生也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这辆车突然就消失在了市民的眼中。
还有一种特色公交,任先生说远看像“木头车”,因为车的金属外壳外面又包了一层木条,而这辆特色公交车同样来自雅高巴士,“我记得就是游1线,不光是外面包了木条,里面的地板和椅子都是木质的,还有木质的桌子呢,像火车一样,也是特别有回头率,可惜后来也看不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