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4:广州BRT
广州市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Guangzhou Bus Rapid Transit),简称GBRT,广州BRT,筹划建设4年之久,耗资13亿元。2008年11月30日,广州BRT动工,2010年2月10日,广州BRT快速公交试验线正式开通。广州BRT的造价十分低,修建速度快,造价只是广州地铁系统的1/10。广州快速公共交通系统西起天河体育中心,东至黄埔夏园,全线总长22.9公里。
广州BRT停靠车比普通车站长,BRT师大暨大站单侧可同时停靠12辆公交车,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长的公交车站。
2010年2月10日,广州BRT开通,头十天免费给市民搭乘。自开通以来,其日均客流量达85万人次,最高达96万人次,单向高峰小时截面通过量达2.99万人次。
广州BRT于2011年荣获可持续交通发展奖,为国内交通项目首获此奖者;
2012年,广州BRT又荣膺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广州市委、市政府委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交委主任冼伟雄率代表团出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颁奖典礼,接受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Christiana Figueres颁发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灯塔奖”。2013年获评为BRT系统“金牌标准”,成为亚洲唯一被评为“金牌标准”的BRT系统。GBRT现有61条公交线路,其中31条路线纳入BRT通道,其余30条进行路线调整,避开BRT通道。具体路线采用30条灵活路线加1条摆渡线,其中摆渡路线从黄埔区夏园至天河体育中心,全程走BRT通道,其余的30条公交路线为部分路段行走BRT通道。所有行经BRT的公共汽车线统一以“B”字开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