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0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交运转] 2016北京旅游渐行渐近,明信片已经贴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4-5 2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信片与邮票很早就准备好了,但当初距离出发时间还很长,不能确定是否有变动——比如看到更好的明信片,所以暂时没有把邮票和地址贴上去。由于北京旅游明信片(邮戳)编号定为2799—2824号之间(原因是14年前在工人体育场邮局寄出第800号明信片,该邮局现已更名为“工体北路”邮局,此行需要再次寄信盖新的邮戳,特意选用2800号),而今年3月去湖北旅游,明信片已经排到2790多号,后面继续增加的已由2825开始编排,预留的北京明信片看来“铁定”使用了。因此,4月1日正式粘贴邮票与地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0:55 | 只看该作者
这些明信片是基于以下理念设置的,许多都与公交考察有密切关系。

【2799】西单(支局)  西单北大街109号(100032)  拍摄102、105、109等线路电车降杆穿过长安街
   使用《寒山寺》(钟楼夜景)明信片。2014年去苏州旅游前网购,未用完,结合已从集邮册取出的邮票,决定其中2张用于日后的北京旅游。贴“北京大学”与“五四YD”纪念邮票,因为与北京有关,并用其他邮票补足邮资。


【2800】工体北路(支局)  工人体育场北路3号(100027)
   使用《拉风旅行》(彩带)明信片,象征在北京工作的某人同事在旅途中祝福所使用的道具。贴“芜湖长江大桥”邮票,因一年前在其家乡河南省寄出的同类图案明信片,邮戳“南河渡”代表黄河;此次在北京寄出,使用与“长江”有关的邮票,反映祖国大好河山,也体现其热爱旅行与探险的性格


【2801】樱花东街(邮政所)◆[2B]  樱花东街1号(100029)  拍摄北三环东路新架设的电车线
   邮编100029,属于安贞邮局,已在2005年寄信得到邮戳。本次前往距离拍照留念目标地点最近的邮政所加盖邮戳。使用《拉风旅行》(油菜花)明信片贴低面值邮票盖戳,图案包含“工体北路”明信片相关物品。


【2802】天安门(邮政所)  东交民巷44号3门南侧(100006)  拍摄BRT1路电车前门总站与仿古有轨电车
   使用《寒山寺》(钟楼日景)明信片,贴1985年“故宫”纪念邮票80分。虽然此邮所为旅游而设,应能直接盖到对应邮戳,但为保险起见询问邮局工作人员确认盖“天安门”邮戳后才寄出。虽然邮票对应地点故宫亦设有邮局,但不属于此行将去地点,从略。
   在此处购买新明信片,去前门邮政所(前门大街98号,100063)盖第【2811】号邮戳(暂带邮戳卡)。(以前是“前门大街”邮局。)


【2803】东高地(支局)  东高地斜街13号(100076)  BRT1电车经过的地点(这一段没有架线)
   使用《拉风旅行》(山顶行人)明信片,与地名中的“高地”相吻合。贴“六盘山高峰”邮票,同样带有“高”字,暗指同事高志民。


【2804】木樨园(支局)  西木樨园8号楼(100075)  BRT1电车中途站,或是架线路段的起点
   使用《拉风旅行》(海边九人)明信片,贴“水乡古镇·甪直”邮票——已为日后游览该地预留同样图案的邮票,此次可随意使用


【2805】马神庙(邮政所)  阜成路31号(100048)  拍摄92路公交车,因为本人最喜欢的客户林枫生日是9月2日
    使用《拉风旅行》(水边单人)明信片,只盖不寄。此邮局距离某特定拍摄地点最近,图中的水面既能代表海洋,又能代表附近玉渊潭公园的湖泊,象征某人的疗养及玩乐环境。图中人物背面的发型与之类似。


【2806】紫竹院(支局)  西三环北路48号(100048)  延伸后的114路电车途经
   使用自创型明信片,具体图案在出发前根据最新的博客图文才能确定。
   根据北京市区邮局的特点,理论上在前一站马神庙邮政所门前信箱寄信即能盖上“紫竹院”邮戳,但为避免马神庙邮所临时承担平信业务造成邮戳重复,况且由于明信片图案设计问题需尽量减少内部流转,故保留亲自前往紫竹院邮局寄信的行程。


【2807】学院路(支局)  成府路17号(100083)  拍摄成府路与双清路铁道口,最好能够赶上动车与城铁同时经过
   拍摄“五道口”铁路道口时寄出。使用《拉风旅行》(山顶木板路及跳起的人),贴“第九届全运会”纪念邮票,寓意九运会举办地点距离母校不远,时间也正是本人毕业之年(按:本人在广州就读的学校,目前的公交车站即仅有的“学院”二字)。


【2808】科学园(支局)  科学园南里东街4号(100101)
   参观“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前后寄出。使用《拉风旅行》(人在雪山顶)明信片,贴“北京申奥成功”纪念邮票,象征奥运圣火由雪域高原采集。该图案邮票虽然已于2002年在“安外”邮局使用,但此处有必要充分利用资源再次使用。


【2809】天通苑  (东、西、北苑分别有邮政支局,选择距离二姨家最顺路的。邮编均为102218)  考察BRT3电车与301路车及架空线
   使用《拉风旅行》(城堡)明信片,因为天通苑位于昌平区,长城是代表性景点;贴“北戴河”邮票,同样是北京附近的景点。

【2810】什刹海  编号与地名均包含数字“10”。

【2811】前门  两个“1”象征前门大街的电车轨道。



【2812】东直门(邮政所)  东直门北大街2号楼(100028)  拍摄东直门交通枢纽,包括106、107路电车总站
   使用《拉风旅行》(旅游团队与车辆)明信片,只盖不寄。


【2813】香河园(支局)  西坝河中里甲35号楼(100028)
   使用5号信封,内装某人有关网页打印纸,与一年前在郑州寄出的2536号;在巩义寄出的2640号信封相对应。先准备好信纸与信封、地址与邮编贴纸,不封装、不粘贴,如能使用北京住宿酒店提供的信封会更好。邮票选用2001年“野生动物”面值为60分的两枚。


【2814】三源里(支局)  三源里街27号(100027)
   使用《拉风旅行》(山顶旅游团队及画布)明信片,贴“六盘山凉殿峡林海”邮票。


   某人办公地点公布的邮编100027,按距离最近原则属于“工人体育场”支局,已在2002年寄过第800号明信片。目前新增的“相关题材”明信片只能在周边地区找新的邮局使用。【2812】【2814】两张明信片图案类似,都是旅行团队及宣传画布,其中穿蓝色衣服戴墨镜者像是她本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1:06 | 只看该作者
如能申请增加一天年假,则另去以下邮局寄明信片:

    【2815】中南海(支局)  府右街乙27号(100050) 使用前述【14】号备用明信片,另寄同事(具体人员待定)——因为这家邮局的名字比较伟大

    【2816】苹果园(邮政所)  邮戳卡只盖不寄——因为同事曾华君(女)的脸像个苹果

    【2817】金顶街  在苹果园邮政所寄出,盖上级支局邮戳(原为“石景山”)

    【2818】牛街(支局)  牛街4号(100053) ——另寄同事林施婷(绰号是“阿牛”,因为她属牛)

    【2819】红庙(邮政所)  可能不顺路,只是由于今年去湖北恩施旅游,在当地红庙邮局寄出的明信片没有盖上邮戳,所以考虑在北京同样地名的邮局补一个。

现在怎么到处都买不到面值20分的邮票啊!按计划下面这张(第2799号,西单邮局寄出)是贴4张邮票的,却要贴5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给楼主提个建议,你的票贴的太乱,不利于销票。再有建议楼主做极限片。  发表于 2016-4-6 14:17
4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1:13 | 只看该作者
明信片编号logo(表示这个地方是为考察公交车或轨道交通而去)的有轨电车图片,来自“百度图库”。选用这一幅,原因是车头带有红白三角标志。这在北京表示电车线网的分段绝缘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16-4-5 21:3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也喜欢集邮啊?赞!

科学园 100101 应该是 科学园所,不是局,101局是亚运村局吧?反正我以前都是这么记的。 101 局是 北苑局12  安外局 28  和平里局 13 切出来的。

工体邮电局(所)自己的局号应该是  600(支) 国际局所属,属地邮编是  100027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1:47 | 只看该作者
计划盖邮戳的邮政支局或邮政所,根据网上最新的《北京市邮政普遍服务营业场所名录》制订。一般来说,平信只能盖上级支局的日戳,邮政所的日戳需要去柜台请业务员盖。当然郊区的或者一些特殊场所的邮政所投进他们的信筒就能盖到邮戳,而不是支局,比如“新东安市场”。

2002年那批北京邮戳编号为797—857,因首次在北京寄信,所以每一家邮局都是新的,盖到的邮戳也很多。下面这张明信片制作得最不规范,是用两张报废的A4纸粘在一起做成的,但现在看来这个“和义”邮戳太有意义了,因为是在BRT1电车过铁路道口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1:55 | 只看该作者
sfog2008 发表于 2016-4-5 21:35
楼主也喜欢集邮啊?赞!

科学园 100101 应该是 科学园所,不是局,101局是亚运村局吧?反正我以前都是这 ...

也许寄多少张明信片就得再同步准备多少张邮戳卡,寄一个再另外盖一个才能确保得到想要的邮戳。不过西单、东高地、木樨园、紫竹院、学院路这些地方应该不会冒出来个上上级支局收筒吧,盖太多邮戳反而不能凸显珍贵了。
8
发表于 2016-4-5 23: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ackzheng 于 2016-4-5 23:41 编辑

发言之前先说句抱歉,有的时候我挺爱当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孩的,可能年轻就这样吧……

我觉得楼主的这是明显的形式主义,形式远大于内容,是相当幼稚的做法。
之前看楼主的行程计划我就在想,旅游(或者运转)就这样么?自己恨不得每一步往哪迈都要提前规划好,这种流水线式的旅游恐怕还不如跟团呢吧……我想我大概小学的时候还会有像楼主这样的热情和动力,但是现在看着当时的自己觉得可笑。

上次我去京东运转,说实话之前做的准备很少,粗略地画了个圈(机场-山里辛庄-燕郊-大厂-三河-燕郊-蓟县-北京),也不知道一天走得完走不完,连顺义到燕郊、大厂到三河怎么走还都不清楚,只知道自己要在晚7点赶上燕郊到蓟县的火车,就这么出门了。这么走非常自由,虽然不见得保险,但是完全可以设计大概的补救措施。非常幸运,那天我把那一大圈顺利走完了,从早上五点到晚十一点,真的是一分钟也没富裕,也一分钟没耽误,路线、目的地都是边走边看,边走边问,之前一概不知,完全是一路探索出来,我觉得这才叫游。

当然,我们可以在家制定无数个出游计划,特别详细的那种,我也相信制定这种计划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越是这样的计划,执行起来就越无聊,因为探索未知的乐趣已经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被透支得差不多了。

胡言乱语,请别在意。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5 23:56 | 只看该作者
很难说,计划代表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也很有气势,实际执行起来变数很多,当然一般是首选便捷又经济的。北京发展电车的计划差不多也是这样的。
10
发表于 2016-4-6 07:43 | 只看该作者
在你筹备北京之行这几个月来,北京又有几处已经基本完成了117路改电电车线网的架设,随建议:

关于2800工体北路:可以考察由工人体育场路口一直到东直门新架设的线网。其中工人体育场还是今后还是3、110两条改电线路交汇的路口。加上115和118,以后5条电车在此交汇。同时在中途所经幸福三村,一直向北,目前也正在筹备3、110路的线网架设准备工作。

关于2810什刹海:可以考察下去年新整修地安门路口的线网。

关于2819红庙:同样,红庙路口是117路改电后向北经金台路到团结湖路北口的线网走向路由,也已经基本架设完毕。
11
发表于 2016-4-6 10:10 | 只看该作者
XM293 发表于 2016-4-5 21:55
也许寄多少张明信片就得再同步准备多少张邮戳卡,寄一个再另外盖一个才能确保得到想要的邮戳。不过西单、 ...

为楼主对北京的局属地研究感到很赞啊

因为北京是直辖市,所以你去盖章的局属地支局(所)未必就是它的真的支局编号,邮戳上的编号是对市民说的。比如北京30支局,你是找不到这个戳的,对外营业是45支,但它却是个大局,且45支和30支没有任何关系。内部邮编是 1008XX,服务于北京西区的大部委。同理北京的1007XX邮编的邮戳也是找不到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2:5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都用印着汉字地名的邮戳,早就不是楼上所说的邮政编码戳了吧。
地安门估计没什么看的了,听说拆掉了一条左转弯线。
13
发表于 2016-4-6 16:12 | 只看该作者
哪里还有邮编戳?现在都是局所戳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21:47 | 只看该作者
(1)得知68-554联运即将开通,倒是考虑去北京拍张这条线路公交车的照片(不知是否使用铰接车)。毕竟出现“联运”字样的独立线路不多见(有别于早先的107-401联运,那是分离与合并共存的),而以前错过拍摄36-64联运。(这回还是跨越不同系列的!)

(2)已经设计了新的邮戳卡(A4纸分成6小块),计划中的2800工体北路、2802天安门、2808科学园、2815中南海等“模棱两可”的或者很有旅游意义的邮局,将在寄信同时另行在柜台加盖一个邮戳存底。假如寄信收到时盖的不是上述邮戳,则将A4纸上的邮戳剪下贴在明信片上。

(3)至于楼上所说的“极限片”,制作起来有难度。北京不少地方都出售过对应图案的明信片,也设有邮局,但以前去过的就不会再去盖邮戳了,这样的话新买一套明信片肯定用不完。而计划中有些地点,比如东高地、香河园、三源里,则是不可能有对应图案明信片的,所以这次决定大体上一律采用在广州旅游博览会获赠的《拉风旅行》明信片,兼有个性化设计邮品,并在某些主题地点邮戳的明信片上加贴两种特殊标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8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