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交通运输部门正式接管城市公交工作以来,内蒙古通辽市主城区的公共交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共交通已驶入城市发展的快车道,驰骋在科尔沁大草原上。
近年来,在内蒙古通辽市政府领导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市交通运输部门为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状况,采取大刀阔斧式的改革,成立了国有公交公司,将18条线路272辆个体公交车全部收回国有,购置大容量节能新能源环保公交车,淘汰老旧落后车型,增加线路,合理优化线网结构,建设电子站牌、站亭,加快首末站的建设。目前,主城区共有526辆公交车,44条公交线路,其中节能及新能源公交车157辆,出行分量率达13.5%,基本实现了500米公交换乘圈。为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市政府出台了老年人、残疾人、军人的免费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学生及普通市民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所有线路公交车全部实现IC卡刷卡乘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及自动报站提示装置,建立了公交调度指挥中心,有效保障了安全、准点、方便、快捷的公交出行环境,彻底改变了通辽市主城区公交落后的局面,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为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倡导“低碳出行”与创建“智慧城市”相结合,2015年,由市领导带队到外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决定在主城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租借系统,以弥补短距离换乘公交车的需求,实行一小时之内免费。主城区规划建设了10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投放了2000辆公共自行车。在选择点位上充分考虑到市民的实际需要,主要设置在大型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各大院校和机关单位等需求量大的场所,为科尔沁草原的城市公共交通再添“生力军”。
4月6日,投资800万元的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正式启动,公共自行车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下,亮相于内蒙古一座北方城市——通辽,成为市民低碳绿色出行新方式。一期建设已完成投入使用,今年10月将全部建设完成,公共自行车的投入运营,将缓解道路机动车拥堵,快捷方便、服务贴心。
如今的草原新城,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着一台台绿色环保公交车,站亭上的公益广告、电子站牌播放的文明礼仪,正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市民,城市变美了,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城市公交的发展将引领我们建文明城市的脚步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