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大学子在公交车内对驾驶员进行英语培训
20日上午,莱山区上海滩花园公交场站内,几名司机坐在一辆10路公交车内,目不转睛地看着手机屏幕。车内走廊上,一名大学生通过手机教他们询问票价的基本英语表达,这是公交集团“行走的英语”培训现场。 曲立琳是一名拥有19年驾龄的公交司机,身为公交集团中的“服务明星”,她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大奖。虽然乘客对自己的服务非常认可,但曲立琳坦言,行车途中有时会遇到不懂汉语的外国乘客,与之沟通时比较困难。“我和同事都想学点英语,以便应付那些外国乘客,但工作期间很少有时间。”曲立琳说。 今年4月,公交集团与烟台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由高校外语专业师生来到公交场站,对10路、17路、109路三条线路的驾驶员进行英语培训,旨在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驾驶员的服务水平。胡香华是烟台大学大二学生,今年暑假,她和同学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先后多次来到上海滩花园场站,对驾驶员进行英语培训,20日当天,她先后为20多名司机进行了随车培训。 胡香华的同学刘文峰介绍,在培训过程中,他们除了定期来场站培训公交司机英语口语,还会随车对公交司机进行“实战训练”。同时,学生们针对公交行业的工作特点,创造性地设立了“行走的英语”微信公众号,对公交司机进行线上培训。培训师生将相关视频传至公众号内,公交司机可利用行车之间的休息时间,随时随地取阅相关资料。 公交集团第四汽车公司书记陈俐君介绍,目前接受培训的10路、17路、109路都是公司的品牌线路,公交司机接触外国乘客的机会比较多。烟大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对驾驶员进行英语培训,这种方式不仅新颖,而且非常契合营运实际。由于三条线路的公交车都有车载wifi,驾驶员在学习相关视频资料时,无需消耗流量。“这种‘行走的英语’培训方式,响应了国家互联网+的政策号召,恐怕在全国都是首例。”陈俐君说。 下步,烟台公交集团第四汽车公司将在全公司内逐步推广“行走的英语”培训,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考核测评,进一步提升公交司机的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