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温州市政协专题协商公交优先发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7-26 1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分线路绕行严重 今年优化20条 攒1200万条GPS数据 云技术用起来


一座城市的公交便利度,日渐成为市民出行幸福感的重要一环。在温州晚报今年6月所做的《如何提升公交出行的幸福感?》调查中,晚报君各渠道后台收到的市民建议“汹涌而来”,超过八成市民认为公交线路设计欠科学。

日前,市政协以陈朝晖委员的“切实推动公交优先的几点建议”(249号)重点提案办理为切入点,组织召开了专题协商会,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这一提案建议,切实推进我市公交优先发展。10多位政协委员、专家、市民代表与交通、规划、公安、财政等部门负责人面对面,针对公交运行速度慢、线路布局乱、设施建设滞后、大中运量公共交通有效供给不足、公交路权优先保障落实难、公交经营亏损加大等问题和困难建言献策,其中不乏一些接地气的焦点问题和建议。

□晚报记者 金思斯

实习生 朱翎 通讯员 陈建丰 赵远

□制图 吴倬墨

线路曲折绕行何时调整?

在晚报君的《如何提升公交出行的幸福感?》调查中,目前一些公交线路的曲折绕行,是最被市民吐槽的一个点。比如,市民对于市区往返茶山、往返龙湾的线路的调整呼声就很高。

对此,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坦言,部分线路绕行严重、线网布局不均,确实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问题。“中心城区局部公交线网密度过高,城市东、西部区域线网覆盖率较低,服务线路和时间较少,群众公交出行很不方便。”

在路网布局规划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非直线系数平均值”,用以衡量道路便捷程度,标准是1.4以下,而我市这一数值目前达到1.90,3路、4路、87路等线路甚至达到了3.6以上。

对此,市政协委员、温州医科大学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叶建建议,确立部分公交线网适时调度机制。“比如在季节空闲时期,可通过多种渠道减少车辆的空转,譬如大车换小车,或是增设支线社区巴士、减少班次公交密度等等,进而减少大车座位空置率,合理配置道路的行驶权。”

■部门回应

今年调整优化20条公交线

在优化完善公交线网布局方面,将以“截弯取直”、“减密增疏”为原则,逐步对市区现有公交线网进行梳理、优化,特别是对BRT1号线沿线常规公交线路和接驳微公交线路的优化调整。

将分期分步实施,或利用枢纽站建设、大中运量公交制式建设等时机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去年,交通部门利用状元公交枢纽站的建设,调整了市区至龙湾区方向的部分超长公交线路;今年计划调整优化20条公交线路,目前进展较为顺利。

1200万条GPS数据何时运用?

当前现代化的交通管理已进入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时期,一个城市的公交系统如何用“大数据”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至关重要。

大数据在交通中的应用,国内外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微软研究院提出了城市计算的概念,利用公交卡数据、出租车GPS数据、社交媒体互动数据等研究地面交通流量、人群出行方式以及交通拥堵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对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北京市政府在设置从市区到通州的公交专用道之前,先根据已有数据进行计算机建模仿真。在该公交专用车道开通一年后,数据证实了计算机模型所预测的结果。

协商会现场,市政协委员、温州中津先进科技研究院院长王振宇用PPT展示了一组数据,是由该机构跟踪市区372辆出租车6个月的GPS数据得到的1200万条记录,并从中研究市民出行规律、车行规律等,为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他认为:“这些交通大数据值得尽快运用到实际中去,为相关部门提供道路交通状况判别及预测,辅助交通决策管理。”

■部门回应

利用大数据研究交通出行

将加快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完善,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对接互联网企业开展数据整合,利用“云”技术“大数据”对城市交通出行进行研究分析,科学安排和调度公交运行,提升公交运行智能化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减少和缩短乘客等车时间和乘车时间。

同时,进一步完善公交查询“我看行”APP软件,在做强手机查询的同时逐步在城市主要道路上建设信息站牌,提升乘客满意度。

【公交发展大数据】

来自市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温州市区共有公交企业3家,从业人员约6700余人,营运线路169条,线路总里程数约14975公里,车辆2537台。

公交专用道84.17公里,各类公交场站面积共34.24公顷,平均高峰车速不足15公里每小时,市区公交出行分担率约为30%(按省治堵办测定数据)。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保有量10.53标台/万人(超过创建省公交优先发展示范城市设定的9.2标台/万人)。

■委员观点

要树立“大公交”的规划理念

张静(市政协常委、市规划局副局长)

所谓“大公交”的规划理念,就是公交模式多元化、公交层次多样化,需要更好地明确轨道交通、中运量交通、常规公交以及辅助公交在整个公交体系中的不同分工和功能地位。

比如说跨区域的,大组团之间的联系,需要轨道交通去承担,它的运能在3万人次/每小时以上。中运量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和延伸,可以采用制式比较多,比如BRT、有轨电车等。

温州在常规公交方面近年来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存在跨区域运行、线路过长、绕行距离远、整点率低等不足。辅助公交是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比如我市的社区巴士、校车等,以及其他定制公交、企业巴士等,这些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公交需要多层次的“大公交”的理念进行整体贯彻。

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城市轨道系统地铁的前期研究和建设,加强枢纽的规划建设和交通组织。

强化落实公交优先发展的共识

吴文玲(市政协委员、市监察局副局长)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公交经营企业、广大市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公交优先发展的共识。在政府主导之下,相关职能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综合施策,合力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政协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市民要为公交优先发展出谋划策、鼓与呼、身体力行。

扩大主流人群公交出行率

叶育登(市政协副秘书长、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公交优先或公交发展的基础在于:把握群众需求,坚持科学引领,强化大数据分析。

建议扩大主流人群公交出行比例,这一方面能提升公交分担率,另一方面降低亏损率(目前免费群体最爱乘公交)。

具体来说,可改善车票支付的便捷度,提升技术支撑能力,比如开发手机支付方式,或改进并实施多种车票制度,如美国有的州实行公交24小时一票制。

针对主流人群珍惜时间拒绝浪费特征,需要想方设法提高快捷度与便捷性,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克服瓶颈制约。比如从公交优先道、通行信号、交叉口通行限制、场站枢纽设置等方面入手,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和道路资源利用效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4 03: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