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关于台州公交发展的系列报道引起广大市民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昨日,记者再次走访交通主管部门,梳理病根,寻求良方。
管理部门的尴尬
如记者昨日所叙述的“军阀割据”般的公交企业一样,在台州,公交管理体制也是长期的各自为政。“市ZF已经要求各地统一管理,现在正在逐步理顺。”台州市公交管理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市公交管理处隶属台州市运管处,成立于2002年,有8人,但作为公交行业的市级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颇为尴尬。
据了解,长期以来,市区公交的管理权在三区交通部门,而市公交管理部门却并不能实施统一有效的行业管理。“你想想,作为一个管理部门,自己手上的权力,就像企业的利益一样,谁会肯放啊!”一位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这些权力主要有行政许可权和执法权等。
“目前,市区公交实际上是一个三区分割的公交,管理体制上的分割导致公交线路布局上的相互分割,以致联系三区的仅有901和902两路环线公交。”交通部门一位人士指出,各自为政的行业管理现状,使市区统一的公交规划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区域壁垒,制约了公交企业发展的能动性,直接影响市区公交统筹兼顾,全面健康发展。
“这样的管理体制就是台州公交落后的一个原因。”台州市运管处处长陈明富说。他分析,这与台州特殊的行政体制有关,因为台州是个组合式的城市。
有关人士指出,要想把公交事业快速发展,必须对公交行业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针对市区城乡公交管理区域分割,多头管理现象,调整现行城乡公交管理体制已经显得十分迫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经营体制解决,管理体制也就会迎刃而解。”陈明富说。他指的经营体制,即当前的公交市场化经营体制。
经营体制的“公”“私”
“台州公交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办公交,公交不姓‘公’。”台州市运管处处长陈明富一开口就如此表示。
据介绍,台州市区公交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6年,台州第一家公交公司成立,主管部门是椒江城建委,由9个人、2辆车起家,开通了一条椒江至洪家全程8公里的公交线路。随后相继开通路桥、椒江农场等公交线路,1996年市ZF从临海搬迁至椒江,设三区,促使了公交大发展。
陈明富认为,台州公交从起步到目前的雏形,几乎完全走市场化道路,依托企业化运作,优胜劣汰,自生自灭。高度化的市场运作,必然会导致市区公交线路热线过热、冷线过冷,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公交基础设施不足、市区没有像样的公交枢纽站、换乘站,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这样完全依***市场运作发展起来的公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这是台州公交落后的根本原因。”陈明富说。“如果经营体制不改变,管理体制不改变,这种现状继续,再好的公交规划也没有用。”
要改善经营体制,陈明富认为要充分调动公交企业发展公交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公交企业实行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企业之间的股份合作和收购兼并等形式,积极培育市区公交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公营模式。
ZF办公交,是否意味着公交事业完全由国有经营?有关专家认为,公交的公益性并不等同于要求公交事业完全由国有资本经营,但也绝不能完全市场化。
“ZF扶持公交,不能让公交企业回到计划经济吃大锅饭的老路,因为我们已经吃过大锅饭的苦了,现在要***灵活的市场机制。”市区一家公交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市ZF政策咨询委一位专家认为,国有经营或者民营经营并不是市区公交问题的焦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公交企业是否以公益性为导向,是否以市民的需求和群众满意为根本,是否能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所有制形式,都应由其发挥的实际效果来决定,根据我们的调研,在全国公交办得好的城市中,既有国有形式办得好的,也有民营成功的案例。”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