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这三个线路,整体上来说我觉得格局其实不大。
先说对万达城这一代整体的判断:东北这两年经济下行,是个不争的事实。民众消费**下降,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冲击也很大。而且哈尔滨的主要商业区仍然集中在老城区里面,民众对市中心的信赖度远远高于对新城商业中心的新赖。这直接导致无论是枫叶小镇还是杉杉奥特莱斯,或者是永泰城,甚至是哈西万达和群力远大,都是叫好不叫座。更不用说已经倒闭的盛恒基了,(其实江边万达里面都已经不复昔日了)。大型购物广场盈利最多的是里面的饭店,而零售店销量其实很一般。
在这个背景下,万达城的这个位置,以及它的定位,我不认为这个地方会有什么经济效益。当然,周边的楼盘可能会卖出去,所以这几条线应当不缺客流。
但是,就这几条线来看,交通局的做法很难说有什么诚意。
先说47区间:47区间的前半部分和老47完全一致,但是票价却翻了一倍。当然,如果说和47安排好发车间隔,不一定没有客流。但是车用的是104的宇通,这就让人感到很无语了。总有种抢钱的感觉。希望不会变成130那样的鸡肋。
再说145,145基本上就是个截弯取直的123,按123的客流主要就是几个地方,一个是湖畔,这个145抢不上,145在这一段加了威廉公馆和上院一带,但这块还有47和126这种直达市中心的车和它死磕。哪怕到了凯利还有47和他抢。接下来往东去,145涉及到和35以及122的竞争——但是35直接去老年医院,能够上地铁,所以基本上也就是和122抢客了。比起122来说,它到阿拉伯广场和南极街,相对而言比122深入市区一点,或许能有那么点胜算吧。
146这个车开得其实很无厘头,我一开始以为这个车线路号能给141,但是看起来好像还没有。这个车的走法基本上是捡漏型的,捡了原来13金河湾支线在科技创新城里面的漏,然后又捡了80前沙在四环外面的漏。不过,出了世茂大道之后,四环外面现在还什么都没有,只有个已经拆差不多的双口面屯和新建的泰豪熙江悦小区(这个据说是市政府的新家属楼?),枫叶小镇还有126过江直达市里,所以能够肯定的是146在四环外面肯定拉椅子。进了四环内,它拐到科技创新城里,但是却把客流最大的科技大厦给甩了。其实科技创新城里的很多单位都有通勤车,146在这也占不到啥便宜。接下来这车直奔凯宾斯基酒店和市政府去——那地方有396和122,125。而且要命的是他仨都过江,而且这地方正常也没什么客流。随后这车一拐弯,就在学海路终点了……其实与其这么走还不如照顾照顾滨北街一带的客流呢。
总之,在现有条件下,47区可能会活得不错,145如果和122,123错峰发车,效果也还可以。146前景尚不明朗,还得接着看。
本帖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