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一下吧。
也请某些坛友看一下,这种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要多思考才有思考的乐趣。
为什么哈尔滨公交郊区线路是从331路开始的呢?很简单,因为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哈尔滨的公交线路基本上就是想一条是一条,有一条开一条。线路号么,就按顺序排下去。所以说最早的8路就是现在的338路,从哈站开到新疆大街。最早的12路就是现在的336路,从和兴路开到王岗。最早的18路就是后来的老333路,从桥头屯(现在的南直小区)开到乐业等等。
后来呢,这种线路的排序方式开着开着,市里面就觉得太混乱了,而且也不利于管理,不利于记忆。所以后来到了70年代初,就把郊区线路统一按照30往后的顺序编号。比如说太平桥到民主的线就是31,太平桥到一砖就是32,建国公园到太平大队就是35,哈站到新疆大街就是38路。
再后来,到了八十年代初,政府开始推行联营汽车。这时候哈尔滨的城区也开始扩张,规划部门的一看,市区里就整30条线路也不行啊,何况当时汽车就开到20路了。所以直接把郊区线路提升到百位数了。但是因为老百姓已经叫习惯了(比如你几年前去红旗大街那边,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是习惯管340叫40线。就类似现在还有管32路叫58,管33路叫78的)。为了照顾老百姓的这种语言习惯,政府采取的措施就是“郊区车线路号前直接加3。”所以31路变成331,35路变成335,38路变成338,以此类推吧,就这么排下来了。再后来因为大家都习惯了,所以也就一直那么排下去了。
类似的还有无轨和卫星城线路。无轨最早就叫无轨1线,无轨2线什么的,因为有的人总和汽车1线搞混,后来也是统一成101,102这样了。这就遗留了一个问题,就是100路究竟是电车线路号还是民营线路号?再比如卫星城线路,最早的时候松北的定位就是卫星城,所以122规划的时候最早叫501路,也就是我的头像(这个站牌不是P的,是当时已经制作了并且安装过的)。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没开起来(参照我主版的置顶帖子“松北公交那点破事儿”。)但是已经划线了的线路,好像有某种说法就是停运也不撤线(就类似90年代曾经昙花一现的老24路,虽然没几个月就停了,但直到十几年后才把204路改成了新24)。所以等到再开设呼兰线路的时候,就直接从551路往下排了。
至于现在301到330究竟想干什么,说法不一,有人说还是预留的郊区线,有人说是给那种远途旅游线路(区别于双巴)的。不过不管怎么说,到时候大家看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