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今后,青岛公交线网调整工作将“有规可依”。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由该委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青岛公交线路优化导则》将于7月1日起实施。该《导则》是山东省首个公交线路优化的地方标准规范,是编制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年度公交线网优化、公交热点改善等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有助于改善青岛市公交线路的技术指标,完善公交线网结构层次,促进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并能提高公交与地铁的接驳效率。
《导则》融入了“分区、分级”的三层次线网规划理念。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公交客流出行特征等青岛地方特点,将青岛市中心城区划分为市南市北区、李沧区、崂山中心区、城阳中心区、城阳西区、崂山风景区、黄岛区7个公交服务区,便于界定公交线路的服务范围。
《导则》将公交线网划分为“快线、干线、支线”三个层级,快线以“长距离、大站距”为特征,服务长距离跨区出行,干线以“大运量、高频率”为特征,覆盖主要客流走廊,支线以“短距离、广覆盖”为特征,服务区内短距离出行及接驳服务,指导青岛市公交线网结构、服务模式向着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相互协调的目标发展。
《导则》形成了常规公交与地铁的接驳衔接优化原则及标准。
在编制过程中,《导则》充分考虑到青岛已步入地铁跨越式发展时期,针对轨道线路的开通,酌情启动周边现有线路的优化调整,以方便地铁周边居民接驳换乘地铁,扩大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而与轨道交通走向重复多、客流竞争强的线路则酌情进行走向调整或取消,并对调整和取消线路所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与轨道交通同向连续共站5站及以上的公交线路,且轨道交通服务能够满足客流需求时,宜对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当连续共站大于9站,且轨道交通服务能够满足客流需求时,应对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复线路段达到70%且途经轨道交通运能充分区域时,可考虑取消公交线路”。
《导则》还建立了青岛市公交线网的常态化调整机制,将引导青岛市形成常态化、周期性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机制,采取逐批优化、滚动更新的策略,先易后难、存量为主、新增为辅、先中心后外围、逐步开展公交线网优化调整,线路调整不求一步到位,每轮调整能够促进线路更加符合“快、干、支”线路技术标准。
此外,《导则》推荐每年进行1-2次小范围的城市公交线网区域性优化,每3-5年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城市公交线网全域性优化调整。 |